文化
2018.11.09 06:34 臺北時間

【氣候變遷先知(四)】改變現況的唯一方式是改變政治人物

科學家的良知,讓詹姆士‧漢森勇於站在政治人物的對面,抨擊恣意燃燒石化燃料的政策。
科學家的良知,讓詹姆士‧漢森勇於站在政治人物的對面,抨擊恣意燃燒石化燃料的政策。
唐獎一場記者會上,詹姆士‧漢森(James Hansen)在回答記者提問時,冷不防道出他的觀察:
「我不得不注意到這幾天(台灣的)空氣汙染,絕對會對這個島上居民的健康有所影響,我想這和燒煤脫不了關係。這不只涉及氣候變遷,也包含石化燃料對人體健康的影響,真的很巨大。」
專訪進行時,備受爭議的深澳發電廠尚未喊停。我們問漢森,如果有機會和台灣決策者會晤,會對他們說些什麼?
「老實說,我對於和他們(決策者)碰面不是很感興趣,因為我在超過一打國家見過這些政治人物,他們不會因為科學道理而改變立場。要想改變現況的唯一方式是改變政治人物。 」他的坦率,令人印象深刻。
「我認為台灣是個很有趣的案例,因為台灣有受過良好教育的民眾,他們應能理解這一切,在民主體制中,應該能起作用。」
唐獎專題演說的記者會一結束,漢森立刻前往立法院,探視因中選會拒收支持「以核養綠」連署書而展開絕食的黃士修等人。
「我去探視他們,主要是讚賀他們有勇氣挺身而出,我想,如果他們可以獲致某種成效,可望成為其他國家的典範。」
漢森以「新世代的世界:創造你們的未來」為題,在台北師大附中與高中生對談。他鼓勵年輕人應多加學習,並具備科學精神,蒐集所有有用資料與數據,同時接受批判和檢驗。

有條件支持核能

憂心石化燃料的暖化效應,漢森對於核能是有條件支持的。「目前中國和印度為了提高生活水準,都需要大量的能源,他們都必須依賴煤炭,因此,以當前的科技,除了核能,其實沒有太多其他的選項。」
至於太陽能,漢森認為以現行技術還不足以提供中、印兩國工業、民生所需電力。
他說,其實人類知道如何以安全的方式使用核能,「目前全世界採用的核能技術是50年前開發的,核能電廠也一樣,有許多問題,但我們知道有更好的方式。」比如說,相較於現行核能發電普遍以鈾為燃料,釷燃料(thorium)蘊藏量其實更豐富,產生的核廢料較少,使用上也比鈾安全得多。
漢森主張美國應該和中國與印度合作,因為印度也想開發更先進的核能,而且他們擁有豐富的釷,足夠使用一千年。「美國、德國和英國排放的二氧化碳占了全球大半,我們有一定的義務協助印度找到他們需要的能源。」他說,目前的問題是西方製造的,理應由西方來解決。

寄希望於年輕人

漢森說年輕人已展現他們有扭轉局勢的潛力。圖為他在師大附中和多所高中生對談後,全體大合照。
不過,多次和政府交手的經驗,早已讓漢森對政府失去信心。川普入主白宮後,去年已宣布美國撤出巴黎氣候協定,漢森表示,「我們目前的氣候模型預測是從2021年開始,屆時希望我們能選出一位新總統。我希望年輕人能影響政治體系,選出一位真的能採取行動的總統,而且要確保是有效的行動。
在漢森五度因參加示威被捕之後,他發現,上街遊行成效有限,「政策並未就此改變,我們必須透過民主程序,讓更多人加入我們的陣營。」
對未來,漢森不悲觀的原因之一,是因為他看到年輕人已展現他們具有扭轉局勢的潛力。
「在美國,歐巴馬2008年之所以能贏得總統候選人提名,是因為年輕人支持他,民主黨高層原本屬意的是希拉蕊,但年輕人更喜歡歐巴馬,他們也贏了;2016年,年輕人也差點讓桑德斯(Bernie Sanders)贏得提名,即使他是個社會主義者,並不見容於美國政壇,但年輕人太憤怒了,全美國各大校園都支持他。」
藉由民主的遊戲規則,年輕人手中握著改變未來的契機。尤其因為延遲效應,目前大氣中累積的二氧化碳尚未完全反映,他們繼承的未來,可能是更失控的氣候系統。

吾道不孤 孫女同行

漢森的外孫女蘇菲(Sophie Kivlehan)從小就具有環境意識。(漢森提供)
「我們該做的是讓年輕一代知道,他們必須爭取自己的權益,但到頭來還是需要行政立法機構做出有意義的行動,因此年輕人必須對政府施壓。唐獎獎金我要用來完成我的書, 《Sophie's Planet A Search for Truth About Our Remarkable Home Planet and Its Future》 (暫譯:蘇菲的星球:為我們的星球和未來尋求真相) 是為了年輕人而寫,試圖幫助他們了解目前的情勢,必須要求政府做些什麼。」
書名中的蘇菲(Sophie Kivlehan)是漢森的外孫女,一提到她,漢森忍不住露出微笑 ,一臉溫柔。「她現在20歲,是大學二年級學生,主修生物,但她想讀醫學院預科,我想她會成為一位醫生。」
漢森強調,現在的年輕人壓力已經很大,他不想再拿氣候變遷的議題嚇唬他們,「但蘇菲已經夠大,可以獨力思考。」
蘇菲從小就跟著阿公漢森上街,耳濡目染下,對當前環境同樣憂心忡忡,也具有行動力。她如今成了漢森的「革命」夥伴,結合其餘20名年齡介於10歲到21歲的年輕人,共同對美國聯邦政府提起訴訟,指控政府未預防危險的氣候變遷,侵犯到他們由憲法保障的生存權、自由和財產。
去年聯合國在德國波昂的氣候變遷大會(COP23)期間,祖孫倆一同參加了一場記者會,蘇菲對來自世界各地的記者解釋,他們控告政府想達到何種目的。
漢森對於聯合國的歷屆氣候大會並不看好,表示在被視為歷史轉捩點的京都議定書簽訂後,溫室氣體排放量不減反增。

蘇菲的控訴

「大人總說他們有在應對氣候問題,但你看看他們留給年輕人多糟的局面,他們完全沒有讓氣候變遷的列車放慢速度,第一屆里約氣候高峰會距今已25年,」然而,政府似乎更關心和石化業者的交易。
她繼續以清楚的口條指控,「物種在消失、珊瑚礁日益白化、乾旱變得更嚴重、野火肆虐,使更多人成為難民,並在人們之間製造衝突;暴風雨更狂烈、洪患災情更慘重、冰層在融化,但政治人物辯論的,竟然是沿海城市會在150年後消失、還是100年或50年後!在這種情況下,大人們卻不懂何以今日的年輕人越來越焦慮!」
「我看見政府和我們領袖的偽善,事情的真相是,儘管他們有擺擺樣子,但實際上為了避免災難性的氣候變遷,真正完成的工作少得可憐,金錢顯然比孩子的未來更重要!」
蘇菲等人提起的訴訟11月2日取得重大勝利,最高法院駁回川普政府要求法院駁回這起訴訟的要求,並裁定可以繼續進行。蘇菲等人的主要訴求是要求聯邦政府擬出具體計畫,確保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在2100年前降至350 PPM
在這起訴訟案中擔任顧問的漢森認為,他們有很高的勝訴機會,若打贏官司,美國政府將被迫採取行動,設法降低溫室氣體排放量,在大難臨頭前,緊急煞車。
更新時間|2023.09.12 20:28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4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