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2021.06.29 05:58 臺北時間

【醫護心理壓力】前線醫護心理壓力問卷結果出爐 6成5認為國家未適當保護及支持

中興醫院急診外惡劣的醫療環境與短缺的人力,讓一線護理人員萌生辭職念頭。(讀者提供)
中興醫院急診外惡劣的醫療環境與短缺的人力,讓一線護理人員萌生辭職念頭。(讀者提供)
由鏡週刊人物組和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成員、台大醫院環境職業醫學部的醫師陳宗延、陳秉暉,共同設計的一份「評估醫療院所及防疫場所工作者在疫情下承受的心理壓力」網路問卷,2日內收到逾600份問卷,分析結果顯示,一線醫護人員承受嚴峻的心理壓力,恐已產生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其中,46%的醫護人員臨床上出現PTSD症狀,其中又有17.7%的人,壓力程度可能已經影響免疫系統。另外,47.6%的醫護對於是否要去工作感到猶豫,6成5的醫護認為他們未受到國家適當保護及支持。而醫療人員最擔心的,是將工作場所的染疫風險帶回家中。
疫情爆發以來,醫療前線問題多集中在量能與患者需求無法平衡之上,消失的病床、失序的排班、不足的疫苗、無法清零的確診者。看不見疫情的終點,讓醫護承受的高壓和創傷也沒有盡頭,以失眠、焦慮為主要症狀,嚴重者甚至可能影響工作表現,在專業不容出錯的情況下,醫護的心理壓力如何釋放、排解,確實已成為最需被關注的事件之一。
陳秉暉認為此結果需被高度關注,「我們的數據和中國去年1到3月(爆發時)的數據差不多,但我們現在對疫情明明有更多的認識、更多已知有效的武器,也有更多時間做準備,(醫護人員)卻產生一樣的心理衝擊,這不是很好的狀況。」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某院區的負壓加護病房護理師小鳳(化名)也說自己變得更焦慮,她負責照顧全院最嚴重的重症者,「什麼時候才能看到盡頭?久了就有點淡漠,覺得疏離,關在一個環境只面對重症病人,全世界好像只剩下我…」她以「行屍走肉」自我形容,「好像解離的感覺,把感知的部分關掉,就不會這麼多情緒。」
姜冠宇在結束一天工作後,發現手已被防護裝備勒出深深痕跡,看起去如同瘀傷。(姜冠宇提供)
5月中以來,不少醫院陸續爆發院內群聚感染,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1名護理師告訴我們,目前已知累計院內有3名同事確診,其中1人是急診科護理師。同在急診科的護理師吳岱晏說:「6月1日中午我在吃飯,想說奇怪,清潔人員為什麼一直噴酒精?後來才聽說我們單位有學妹確診,當下真的嚇到,感覺病毒又更靠近我們。」
她甚至夢到自己確診,「全家人被隔離,擔心自己變重症,我還這麼年輕,2個小孩還這麼小,還沒開始享受(人生)就遇到這些,我會不會就這樣走了?」身處疫情初期的重災區萬華,那幾天她惡夢連連,「醒來重新整理心情,還是去上班。」
小鳳和吳岱晏的故事並非特例,問卷的結果,也反映了她們遭遇的狀況,顯示有過半的填答者感到精神耗弱,近來頻繁發生的醫病衝突及暴力事件,也使醫護感到不被保護。
5月31日,雙和醫院有3名護理師遭確診病患砍傷。6月12日,1名新北市私立康復之家的負責人疑因疫情期間壓力太大,在自家房間內上吊輕生;同一天晚上,新竹國軍醫院1名24歲的李姓護理師,在護理站與3名家屬對峙,爭執持續15分鐘,李姓護理師孤立無援下拿起辦公剪刀,劃破自己的左手腕,留下4道深深的血色縫線。
每個事件,都是生命無法承受之重,那麼可能解方到底在哪裡?院方或政府有提供醫護心輔機制?能發揮效用?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整合醫學照護科主治醫師姜冠宇以八仙塵爆為例,指出當時也討論過醫護心理衛生問題,但醫護的心理創傷結痂、成疤後,又被忘了,幾年後重來一次,「大家會覺得這是醫護必須經歷的臨床上的風風雨雨,你必須承擔。」
★《鏡週刊》關心您:再給自己一次機會。自殺諮詢專線:1925(24小時)/生命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
更新時間|2023.09.12 20:39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