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2022.12.15 05:58 臺北時間

【憂鬱香港紀實1】不能公開放映的香港紀錄片 他拍《憂鬱之島》獲奧斯卡參賽門票

入圍本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的《憂鬱之島》以多元管道籌資,歷時5年完成。(光年映畫提供)
入圍本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的《憂鬱之島》以多元管道籌資,歷時5年完成。(光年映畫提供)
以香港抗爭活動為題材的影視作品,不僅資金難覓,完成後也無法在當地公開放映,是目前香港獨立電影工作者面臨的最大挑戰。
本屆金馬獎入圍紀錄片《憂鬱之島》監製任硯聰和導演陳梓桓力求突圍,除了自掏腰包、透過群募和海外資源籌措製作經費,也持續不懈地參加世界各地的創投會議,既能取得資金補助,亦提高作品的國際能見度。
監製任硯聰(左)和導演陳梓桓(右)透過群募和海外資源籌措製作經費,也頻繁參加創投會議爭取資金補助。
導演陳梓桓的首部紀錄片《亂世備忘》聚焦香港雨傘運動和一群參與的年輕人,《憂鬱之島》則回望歷史,從六七暴動、文革偷渡潮及六四天安門事件出發,以虛實交錯的手法對照今昔,刻劃九七回歸以來香港的動盪變化,呈現港人身分認同、何去何從的心情。
談到《憂鬱之島》的拍攝機緣,陳梓桓說:「構思的時間點在2017年,介於雨傘運動(2014年)跟反送中運動(2019年)之間,當時香港非常低潮,沒有太多人關注。」但身為紀錄片導演,他認為低潮時期反更需要拍片,至於要拍什麼題材,則是從個人的經驗出發去思考。
拍《亂世備忘》時,陳梓桓在片尾詢問其中一個年輕抗爭者:「20年後,你覺得自己會變成怎樣?你會不會依然相信現在的信念?」
陳梓桓也常自問這個問題,且體認到其他國家、甚至不同世代的香港人,都在經歷過很大的政治事件後,重新回歸平常生活,並非這一代香港人才有這樣的經歷。
於是他從香港近代的歷史著手,尋找上一代有過抗爭經驗的人,詢問他們:「是不是依然相信10年前或50年前、你們所相信的東西?」希望透過前輩的經驗,啟發這一輩人對未來的想像,這是他拍攝《憂鬱之島》的初衷。
該片獲本屆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亞洲視野競賽、評審團特別獎和觀眾票選獎,也已具備明年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的參賽資格。台灣將於本週五(16日)上映。
更新時間|2023.09.12 20:45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