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圈都期待YouTube創辦人陳士駿回台後,能再推新創之作,他上周五(15日)接受本刊專訪時直言:「不會了。未來不會成立新創公司,也不會成立新公司。」問他下一步要做什麼?「現在對AI(人工智慧)投資很有興趣。」陳士駿透露新身分是DRACO技術長,以科技專長轉戰金融圈。
市場上規模最大台股基金-元大台灣高股息優質龍頭基金,在2020年10月首度「月配息」後,首次的「年終配」也於1月12日除息,預計在15日發放。假設投資人是在IPO期間以每單位10元申購,那麼這次可領取到的月配息加年終配,總配息率達12.2%,績效亦成長22.6%,兩者累積報酬率高達34.8%,等於提前收到年終大禮。
去年中國受疫情影響,罕見將全國兩會延後辦,今年則是恢復正常、將在3月4日登場,相較疫情仍壓不住的歐美國家,足見中國經濟早已上緊發條。
2020年成長股大放異彩,進入2021年,在資金行情不退下,沉寂已久的價值股也有機會伸展拳腳;投資人與其單戀一枝花,不如雙管齊下,以中國成長股做為核心配置,再添加部分價值型股,如金融、地產,而保守型投資人也可留意金融相關布局機會。
英國智庫-經濟和商業研究中心(CEBR)日前發布報告指出,因為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中國和美國的經濟復甦明顯不同,預期中國將在2028年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比先前預估的時間要提早5年。
現階段美元利率與匯率處於低檔,不少人手握美元保單,難免心慌意亂。其實保險商品原就適合長期持有,買進時應以長遠角度布局,以保障或理財規劃來思考。若有子女留學、美元資產配置等中長期規劃,就可趁美元匯率較低,且美元保單宣告利率較台幣高時,分批換匯進場。
元旦一過,就是新年度。新年之前,去年末梢,照例,各路先知說三道四,比手畫腳,測流年、算運道,預言未來一年諸事走勢。上自政經研究機構、專業投資法人,中至名嘴、政客,下至靈媒、算命仙,無不各顯神通,大吹法螺。然而,命如浮雲,運如流水,世事變幻莫測,某些事情固然說得準,太多現象卻是誰都想不到。
主動式基金上千檔,類別就有股票型、債券型;區域又分全球型、區域型,還有單一國家型,不止投資菜鳥搞不懂,連老鳥有時也搞混。然而,對投資新手而言,主動式基金因為有專業經理人幫忙「照顧」,是相對輕鬆的投資方式,但該如何千中選一?專家表示,不妨先從強勢龍頭基金下手。
對於社會新鮮人來說,8月應該會領到第一份薪水。領了第一份薪水一定要開始規劃投資,因為專家算過,晚10年投資,未來到60歲退休時,短少的金額可能會拉大到千萬元。那麼,新鮮人該怎麼開始投資呢?又該如何選擇對的標的、採取對的策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