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
資料顯示狀態
- 一次無限滾動應顯示 12 筆
- 目前取得的資料共 24 筆
- 目前顯示的資料共 12 筆
- 取得的資料不足以顯示,需另外發request
- 最終應顯示 12 筆
發request狀態
- 目前已發request 1 次
- 最終應發request 28 次
loading狀態
- 正在發request中:否
- 仍有資料未被取得,開啟無限滾動功能

財經理財
上海商銀1.4萬名客戶資料外洩 金管會開罰千萬元
上海商銀因1.4萬名客戶資料外洩,金管會接獲民眾反映,因此開罰1,000萬元。銀行局副局長童政彰說,有可能是行員或是資訊廠商外洩,目前仍在查核。

時事
蔡英文、賴清德拍片鼓勵投資加密貨幣 刑事局證實深偽影音變造影片
刑事局發現近日網路上多個社團傳送的影片廣告貼文,內容分別為總統蔡英文及副總統賴清德公開受訪,談論加密貨幣投資畫面,並置入廣告詞「投資加密貨幣250美元,每月賺取20,000美元」,片尾出現「點擊鏈接,今天就開始賺錢!」的廣告。

財經理財
【全文】遭控私賣非法金融商品 國內7銀行理專捲入澳豐案
台灣史上最大金融詐騙案—澳豐案如滾雪球般持續擴大,日前澳豐受害人向本刊指控,有國內銀行理財專員涉嫌私下販售澳豐金融產品,並利用銀行辦公室銷售騙取信任,使得投資人血本無歸,已於10月中向金管會檢舉。據統計,因銀行理專兼差推薦,購買澳豐產品的受害人多達15人,共有7家國內銀行理專涉案,「澳豐在台銷售公司兆富非常可惡,還滲透到銀行,真是囂張到極點。」澳豐受害人自救會成員氣憤地說。

財經理財
【理專涉澳豐詐騙】貪圖高佣金 踢爆7銀行理專違法私售澳豐商品
台灣史上最大金融詐騙案—澳豐案如滾雪球般持續擴大,日前澳豐受害人向本刊指控,有國內銀行理財專員涉嫌私下販售澳豐金融產品,並利用銀行辦公室銷售騙取信任,使得投資人血本無歸,已於10月中向金管會檢舉。據統計,因銀行理專兼差推薦,購買澳豐產品的受害人多達15人,共有7家國內銀行理專涉案,「澳豐在台銷售公司兆富非常可惡,還滲透到銀行,真是囂張到極點。」澳豐受害人自救會成員氣憤地說。

財經理財
【理專涉澳豐詐騙2】理專十誡不敵6千萬佣金誘惑 銀行喊冤:我們也是受害者
究竟兆富為何能成功勾結銀行理專,讓銀行理專願意鋌而走險?原來是看上兆富的高佣金制度,因此不少銀行理專甚至乾脆離開銀行,直接帶兵投靠,「澳豐給兆富的抽佣高達2成,Top Sales(頂尖業務)前20名平均年薪高達200萬美元(約逾新台幣6,400萬元)。」台灣受託參與調查人士透露。

時事
金寶年報頻傳誤植 股東質疑主管機關雙標
金寶公司再三更改股東會年報,有股東刊登平面媒體廣告,針對金寶公司更改年報卻未發布重大訊息,且二年內改了三次五年度的股東會年報提出質疑,呼籲主管機關秉公辦理。

財經理財
「特定癌症給付」商品恐掀理賠糾紛 金管會要求停售或改版
金管會近日要求壽險業者檢討目前架上的「特定癌症給付」商品,「特定癌症給付」到底是什麼?有壽險業者針對特定部位罹患癌症、且嚴重程度必須達第3期以上,才能拿到最多理賠金。為防止日後理賠糾紛,先請業者改版下架再說。

財經理財
【鴻海破百元3】鴻海重挫借券卻逆勢回補3萬張 金管會將查有無內線交易
鴻海遭中國大動作查稅,股價重挫,有投資人發現,鴻海借券市場卻逆勢回補近3萬張異常大量,意即有人在中國查稅前,就大舉借券放空鴻海股票,引發立委質疑是否內線交易。金管會表示,證交所都有監視機制去掌握異常現象,將進而了解是否有內線交易的問題。

財經理財
又有金控大股東踩公司治理紅線 金管會開罰千萬元
國內又有金控踩大股東公司治理紅線,這是金管會對國內金控因大股東違反公司治理開罰第四例,金管會今天對永豐金開罰,因永豐金大股東受邀參與集團會議,且取得財務、業務和人事資料,因此對永豐金開罰1000萬元,永豐金董座陳思寬減薪3成半年,永豐銀法務長廖順興減薪3成、3個月。

財經理財
【鏡評】打破金融股存股的迷思
許多老年退休族、年輕小資族喜歡「買金融股來存股」,表面上,金融股都是股本千億元的巨獸,股價波動相對於科技股較低,過去幾年金控業者也儘量維持穩定的配息,吸引大量散戶買金融股,此外,財經媒體吹捧的投資專家或網紅,也愛鼓吹「金融股存股」來搶點閱率,鼓勵散戶把金融股當成定存替代品、累積退休金的標的。

財經理財
【風電高峰論壇10】打通離岸風電風場籌資任督二脈 國發會祭出兩大祕密武器
台灣2050淨零轉型策略規劃12項關鍵戰略,其中一項就是綠能離岸風電規劃;然而,一個風場開發案動輒上千億元的資金,急需綠色金融投資的輔助。為了引導國內大量游資投入離岸風電產業,國發會產業發展處處長詹方冠在參加《鏡週刊》所舉辦的「2023離岸風電高峰論壇」表示,國發會將分別從國家融資保證機制、促進私募股權基金投資產業兩大機制,加強推動綠色金融,期能藉此讓風電產業發展更加順利。

財經理財
【養大ETF】高股息ETF是灌水還是真的? 專家拆解給你看
高股息ETF好夯!在投資人追捧下,規模迅速膨脹,但卻也衍生出一些問題,像是收益平準金機制。目前的進度是,投信投顧公會已將相關規範,包括啟動時機、方式、配息的順序等交給證期局,而金管會將在今年底前擬定新規。究竟收益平準金是什麼?高股息ETF納入收益平準金有何優點?投資人又該如何評估一檔ETF的高息是真的、還是灌水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