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

  1. 時事

    苗栗桐花季開鑼 姜太公客家大院邀民眾賞花、除障、保平安

    桐花季到來,全台知名賞桐景點「姜太公中部道場客家大院」於今(25日)邀請苗栗縣政府祕書長陳斌山、新竹市副市長蔡麗清、立委陳超明、前檢察總長陳聰明、全國公教軍警消聯合總會會長劉盛良等人敲鑼,宣布桐花季開鑼起跑。為迎接疫情解封,道場擴大規模舉辦桐花季活動,每位遊客入園,皆會獲贈除障平安香皂。另外,道場也請來大法師為整座園區加持,讓遊客可以撿拾桐花回家洗浴淨身,歡迎國人前來全國最大的宗教文化園區賞桐拜拜,品嘗客家美食,體驗濃濃的客家風情。

  2. 財經理財

    【生意經】喪夫喪子火燒厝 阿婆靠大湯圓守護家人 阿婆客家湯圓

    客家人善以米為原料作成各式「粄」類食品,粄圓(湯圓)即是其一,逢年過節眾人都想吃湯圓求圓滿、求團圓,對阿婆客家湯圓的老闆娘許芯萍來說,團圓的意義更是重要。許芯萍原是負責新竹科學園區上千名員工餐飲的主廚,後與先生創業賣便當,卻因呆帳背上千萬元債務,2度創業販售傳統美食大湯圓。十幾年間,她歷經喪夫、喪子與孫兒傷、亡等衝擊,一度緊閉店門。最終,客家女人的韌性與堅強讓她認命但不認輸,靠著大湯圓讓家人聚合在一起。她不求賺大錢,只願一家平安,安穩度日。

  3. 財經理財

    【韌命求團圓番外篇】幼時燙傷命危靠嬤救命養大 少年感恩陪經營老店 阿婆客家湯圓

    將香菇、豬絞肉、蘿蔔絲、菜脯等內餡滿滿塞進圓潤Q軟的糯米皮內,雖然手因車禍受過傷無法正常彎曲,許芯萍包湯圓的速度依舊快速,她一邊作業、一邊解說,「圓糯米前一天中午就要先泡水,晚上磨,然後要壓、脫水,半夜起來翻一次,凌晨三點起來包。」成形的湯圓體積幾乎是幼兒拳頭大,入水煮需時十幾分鐘,湯頭是用大骨熬的,我們也用來燙雞肉,所以很甜。」

  4. 財經理財

    夫過世留千萬債務 她兼四份工養大四個孩子

    逢年過節眾人都想吃湯圓求圓滿、求團圓,對阿婆客家湯圓的老闆娘許芯萍來說,團圓的意義更是重要。許芯萍原是負責新竹科學園區上千名員工餐飲的主廚,後與先生創業賣便當,卻因呆帳背上千萬元債務,2度創業販售傳統美食大湯圓。十幾年間,她歷經喪夫、喪子與孫兒傷、亡等衝擊,一度緊閉店門。最終,客家女人的韌性與堅強讓她認命但不認輸,靠著大湯圓讓家人聚合在一起。

  5. 美食旅遊

    【新舊元宵1】「桃喜燒麻糬」靜佇十八尖山下 Q韌客家牛汶水浸黑糖薑汁、花生牛奶都絕配

    「桃喜燒麻糬」是間玲瓏小店,開在新竹十八尖山的山腳下,被一棵大樹圍蓋,像極了武俠小說裡提供給旅人短暫歇緩的驛站。

  6. 娛樂

    【娛樂透視】《詐團圓》計中計包裝親情 葉天倫組隊鬥智攻賀歲檔

    導演葉天倫繼破億電影《雞排英雄》《大稻埕》後,推出第3部賀歲片《詐團圓》,藉詐騙情節包裝親情故事,製作成本近8,000萬元。 為打造符合台灣觀眾口味、適合闔家觀賞的作品,葉天倫、監製葉丹青和《俗女養成記》系列編劇范芷綺組成團隊,勤做田調,力求通俗簡化,參考好萊塢編劇方式,讓劇情發展符合成功商業片的模式,盼再創票房佳績。

  7. 美食旅遊

    【攝影筆記】屏東竹田,你(妳)去過嗎?

    屏東竹田?當了美食旅遊攝影師10多年,竟然是第一次造訪,心中的想像或許就是一個偏僻的鄉鎮。但其實不然,這次,遇到許多不同行業的當地職人,有人種毛豆,有的開民宿,有人做醬油,有的開景觀餐廳兼種蘭花,還有品茶及手作客家染布、小吃店。大家的理念一樣,就是為了家鄉(屏東竹田)能讓更多人看見,期待家鄉有新的氣象,讓傳統的鄉鎮顯得很不一樣。

  8. 美食旅遊

    【這群記者(有片)】炭香噴發的柴燒年糕錯過要等一年! 24小時不斷火、爆汗飆淚過程全記錄

    在什麼事都講求效率,食物最好能速成、趕快賣錢的年代,高雄美濃的年糕店「滿金商行」,還在用燒柴的方式,花超過24小時蒸一鍋年糕。因為過程實在太費工,店家製作販售的時間,只有農曆新年前、短短的3週,其他時間想買也買不到。

  9. 美食旅遊

    【慢城竹田3】體驗完整客家文化 就去「頓物堂」報到吧

    來到竹田千萬要先做點功課,因為小城看似平凡,裡頭卻是臥虎藏龍,一旦踏進去就黏住不想離開。位在美麗老屋裡的「頓物堂」,就是邱家人同心協力經營的據點,來到這裡可以學習客家盤花、洋蔥皮染布、體驗茶道之美,還能租自行車漫遊小鎮,透過導覽講解,讓你對竹田的客家文化有更深一層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