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圓
- 美食旅遊
【週末自煮】湯圓不是只能煮著吃!一杯水、一勺油就讓湯圓變身酥脆爆漿小點心
這週末就是元宵節了,免不了要吃點湯圓或元宵,不過傳統水煮湯圓有點吃膩,今年想換點新花招,只要一口平底鍋,就可以讓湯圓長出酥酥的外皮,內餡則化為甜蜜的爆漿。
- 財經理財
【生意經】喪夫喪子火燒厝 阿婆靠大湯圓守護家人 阿婆客家湯圓
客家人善以米為原料作成各式「粄」類食品,粄圓(湯圓)即是其一,逢年過節眾人都想吃湯圓求圓滿、求團圓,對阿婆客家湯圓的老闆娘許芯萍來說,團圓的意義更是重要。許芯萍原是負責新竹科學園區上千名員工餐飲的主廚,後與先生創業賣便當,卻因呆帳背上千萬元債務,2度創業販售傳統美食大湯圓。十幾年間,她歷經喪夫、喪子與孫兒傷、亡等衝擊,一度緊閉店門。最終,客家女人的韌性與堅強讓她認命但不認輸,靠著大湯圓讓家人聚合在一起。她不求賺大錢,只願一家平安,安穩度日。
- 財經理財
【韌命求團圓番外篇】幼時燙傷命危靠嬤救命養大 少年感恩陪經營老店 阿婆客家湯圓
將香菇、豬絞肉、蘿蔔絲、菜脯等內餡滿滿塞進圓潤Q軟的糯米皮內,雖然手因車禍受過傷無法正常彎曲,許芯萍包湯圓的速度依舊快速,她一邊作業、一邊解說,「圓糯米前一天中午就要先泡水,晚上磨,然後要壓、脫水,半夜起來翻一次,凌晨三點起來包。」成形的湯圓體積幾乎是幼兒拳頭大,入水煮需時十幾分鐘,湯頭是用大骨熬的,我們也用來燙雞肉,所以很甜。」
- 財經理財
夫過世留千萬債務 她兼四份工養大四個孩子
逢年過節眾人都想吃湯圓求圓滿、求團圓,對阿婆客家湯圓的老闆娘許芯萍來說,團圓的意義更是重要。許芯萍原是負責新竹科學園區上千名員工餐飲的主廚,後與先生創業賣便當,卻因呆帳背上千萬元債務,2度創業販售傳統美食大湯圓。十幾年間,她歷經喪夫、喪子與孫兒傷、亡等衝擊,一度緊閉店門。最終,客家女人的韌性與堅強讓她認命但不認輸,靠著大湯圓讓家人聚合在一起。
- 美食旅遊
【新舊元宵4】「三六食粑」年節糕粿圓仔通通包 軟糯芝麻湯圓包藏甜香流心與萬華在地情
「三六食粑」鄰近台北萬華的龍山寺,座落於三水街的三角店面,專賣傳統糕粿、湯圓甜湯,可以說年節拜拜、食用的米製食品,在這間店裡都能準備齊全。
- 美食旅遊
【新舊元宵3】台中「希望綠豆湯」焦甜香中滿滿兒時回憶 小學操場上品嘗濃郁手工抹茶圓
起初看到「希望綠豆湯」,還以為是手搖飲專賣店,但再仔細一看卻發現裡面內用區竟然變成了國小的教室和操場,差點以為是誤闖了哪間學校。不過,這正是李政麾想要帶給客人的體驗。
- 美食旅遊
【新舊元宵2】「古早味新街龍湯圓」純糯米鹹香大湯圓彈牙又飽足 老闆開店竟是濟公師父指點!?
「古早味新街龍湯圓」位在中壢「仁海宮」前的廣場,從招牌到裝潢都有復古氛圍,說起開店緣由,謝明宗指指牆上寫著濟公的木牌,正色表示:「是濟公師父指點我的。」
- 美食旅遊
【新舊元宵1】「桃喜燒麻糬」靜佇十八尖山下 Q韌客家牛汶水浸黑糖薑汁、花生牛奶都絕配
「桃喜燒麻糬」是間玲瓏小店,開在新竹十八尖山的山腳下,被一棵大樹圍蓋,像極了武俠小說裡提供給旅人短暫歇緩的驛站。
- 美食旅遊
甜酒釀獨立自主卡位居酒屋 「家吶子」獨家台式妹酒背後滿滿寶島在地風味
甜酒釀只能是冬至、元宵的綠葉?這樣想就太失禮囉。台北萬華的居酒屋「家吶子」,只有可樂是舶來品,其餘從食物到酒都有夠台;酒單上的人氣王也不是頒給啤酒,反而是口味多元、醇潤順口的「甜酒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