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戀風塵

  1. 娛樂

    台灣新電影40週年 國家影視聽中心策展回顧經典影像

    1982年問世的《光陰的故事》被視為台灣新電影起點,至今滿40週年,國家影視聽中心為此推出專題影展,選映34部電影,除了影迷耳熟能詳的經典,也挖掘同時代難得一見的佳作。

  2. 人物

    【一鏡到底】不與世人彈同調 陳明章

    陳明章31歲時,所做的《戀戀風塵》電影配樂,便拿下法國南特影展最佳配樂獎,之後黑名單工作室《抓狂歌》專輯,以及後續的《現場作品1》《下午的一齣戲》讓他成了新台語歌領頭羊。事實上,20歲到30歲這段時間,他已經累積許多創作,但在國語政策下,這些熠熠發光的歌曲,只能壓在酒瓶底。他的音樂總領先時代一步,看似胡亂彈奏的節拍,後來才被眾人發現是傳統戲曲的底蘊。陳明章就像布袋戲裡的「神醫琴魔」怪老子,無論是流行音樂還是傳統歌謠,在他撥弄琴弦的指尖下,都只是滷菜一碟。

  3. 人物

    【陳明章番外篇】陳明章與林正盛 2個男人被離婚激發的友情

    陳明章愛酒,也曾經在1993年,因為經濟壓力與尋思靈感酒精中毒過。不過之後他戒酒8年,近年才又開始少量喝一些。雖然他愛喝,卻也不是跟誰都能喝。近10他幾乎只與好友導演林正盛2個人對飲小酌。

  4. 人物

    曾收伍佰當助理成音樂啟蒙 陳明章嘆:國外得獎才讓質疑聲消失

    陳明章31歲時,所做的《戀戀風塵》電影配樂,便拿下法國南特影展最佳配樂獎,之後黑名單工作室《抓狂歌》專輯,以及後續的《現場作品1》《下午的一齣戲》讓他成了新台語歌領頭羊。事實上,20歲到30歲這段時間,他已經累積許多創作,但在國語政策下,這些熠熠發光的歌曲,只能壓在酒瓶底。

  5. 人物

    【一鏡到底】時間是解藥 吳念真

    吳念真的內心,始終存在著充滿人情味卻又已經消失的故鄉。人生長途中,他的眼神、口吻總在底層,近20年來創作的舞台劇《人間條件》系列,一字一句都是人間溫度。4年前採訪吳念真,他談起自己曾帶著弟弟妹妹在山上眺望遠方,訴說賺錢夢想,然而大弟與大妹相繼自殺,憂鬱症沒有解藥,讓他再也無法一個人回到那條通往故鄉的102號公路。去年孫子出生,過去總在嚷著要退休的他,真的決定退休,回顧經歷過的傷痛,如今淡了,因為:「時間是一帖解藥。」

  6. 娛樂

    《天能》同天上架影音平台 看不懂沒關係想要幾刷都可以

    年底將至,影音平台12月紛推強片讓觀眾窩在家裡取暖看電影,兩大平台CATCHPLAY+與friDay影音不約而同都將上架《黑暗騎士》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今年大作《天能》,之前不少觀眾首刷看不懂,還要花數倍的錢多看幾次才了解劇情脈絡,在影音平台上架後,就可以「想要幾刷都可以」,一直看到懂為止。

  7. 娛樂

    《孤味》靠她登大銀幕 短片版原汁原味上架CATCHPLAY

    串流影音平台CATCHPLAY+為了歡慶金馬57,推出精選單元「前往金馬的路上」,收納了本屆金馬獎得獎強片《孤味》的短片版,以及許多歷屆金馬獎的得獎好片,如曾奪得最佳劇情片的《血觀音》《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等,更經典重現多部重量級導演作品,如本屆金馬終身成就獎得主侯孝賢的。

  8. 娛樂

    金馬獎頒給侯孝賢終身成就獎 可惜沒有獎金侯導沒得捐

    金馬獎召開執行委員會議,全票通過選出侯孝賢為第57屆金馬獎「終身成就獎」得主,表彰他在電影美學的卓越成就以及對電影傳承的苦心竭力。有趣的是,侯導第一時間得知後,表示要把獎金捐給金馬獎,卻被提醒「這是沒有獎金的」,所以沒得捐。

  9. 娛樂

    【全文】金馬獎台灣傑出電影工作者 湯湘竹行走錄音天地30年

    資深錄音師湯湘竹今年獲頒金馬獎「年度台灣傑出電影工作者」,也憑《返校》7度入圍金馬最佳音效。參與逾120部影片錄音工作外,他執導的紀錄片還獲金鐘、金馬獎肯定。對近30年的「拍片人生」,他下了如此注解:「拍電影是兩種旅行:一是身體的,可以因拍片到一般人難得去的地方;一是心理的,能跟劇中人過另一種人生。這兩點,讓我覺得這是很好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