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湯圓
- 財經理財
【生意經】喪夫喪子火燒厝 阿婆靠大湯圓守護家人 阿婆客家湯圓
客家人善以米為原料作成各式「粄」類食品,粄圓(湯圓)即是其一,逢年過節眾人都想吃湯圓求圓滿、求團圓,對阿婆客家湯圓的老闆娘許芯萍來說,團圓的意義更是重要。許芯萍原是負責新竹科學園區上千名員工餐飲的主廚,後與先生創業賣便當,卻因呆帳背上千萬元債務,2度創業販售傳統美食大湯圓。十幾年間,她歷經喪夫、喪子與孫兒傷、亡等衝擊,一度緊閉店門。最終,客家女人的韌性與堅強讓她認命但不認輸,靠著大湯圓讓家人聚合在一起。她不求賺大錢,只願一家平安,安穩度日。
- 美食旅遊
【新舊元宵1】「桃喜燒麻糬」靜佇十八尖山下 Q韌客家牛汶水浸黑糖薑汁、花生牛奶都絕配
「桃喜燒麻糬」是間玲瓏小店,開在新竹十八尖山的山腳下,被一棵大樹圍蓋,像極了武俠小說裡提供給旅人短暫歇緩的驛站。
- 美食旅遊
【慢城竹田4】為了「惜緣亭」這一盤炒飯 我想再去一次屏東
來到竹田,幾乎頓頓都是客家菜,鹹湯圓、炒粄條雖然好吃,連續吃了幾天也想換換口味,由雙胞胎兄弟曾世宏、曾世皓和媽媽王美英一起經營的「惜緣亭米販部」,就為客家菜注入新意,把熟悉的客家小炒變成炒飯,為了這一盤鑊氣十足的「客。炒飯」,我願意專程去竹田很多趟。
- 財經理財
【台灣老店】熱賣一甲子全台最好吃湯圓 包藏情散緣不散的溫柔 大觀圓專訪
傳承一甲子的大觀圓,被基隆市長林右昌封為「全台最好吃湯圓」,第一代老闆娘在仁愛市場起家,丈夫原在碼頭叫賣豬肝腸,客人發現和湯圓意外合拍,成招牌組合。獨子劉益煌32歲接班,妻陳淑娟曾為趕製冬至湯圓5日未闔眼,無奈丈夫流連溫柔鄉,忍痛還彼此自由。陳淑娟求去後,劉益煌大妹一度返家幫忙,直到第三代劉冠佑加入,6年前他邀母親重返掌杓。湯圓象徵團圓,但對劉家3代人來說,相愛容易相處難,各自找到舒心的相處模式,是對彼此最後的溫柔。
- 美食旅遊
【元宵大革命】鮮肉湯圓混搭豬肝粉腸 竟然很速配!
緊鄰台北雙連捷運站2號出口旁的「雙連市場」,攤商林立,生鮮熟食、日用品一應俱全,也包含不少令人垂涎的小吃。位在「台北文昌宮」旁,開業近一甲子的「燕山湯圓」,就是人氣美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