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岸風電

  1. 財經理財

    Vestas深耕台灣市場再添美事一樁 攜手中興公司設計離岸風機上部結構

    全球最大風機製造商維特斯(Vestas)宣布攜手台灣專業工程顧問公司之一的中興工程顧問公司(以下簡稱中興公司),進行至少為期至少18個月的合作,共同設計世界上最強大的離岸風機——V236-15MW™的上部結構。Vestas表示,合作之項目皆須通過Vestas資深工程師的審查與最終批准,以確保符合Vestas的品質量質標準。此次合作涵蓋用於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所開發的渢妙風場之V236-15MW™風機,以及於2022年第3.1輪招標中獲得之項目。

  2. 財經理財

    離岸風電維運新勢力 雷虎水下無人載具有望成國產先鋒

    剛落幕不久的2023航太展參展規模不但刷新紀錄,總統蔡英文更親臨現場肯定台灣國防自主實力,把氣氛炒到最高點,就在當天,位於K區的雷虎科技一台無人潛艦原型機海狼號AUV系統也吸引了總統目光,雷虎董事長陳冠如向本刊透露,他趁機向總統報告,這台無人潛艦已進駐高雄國家級海洋科技產業創新專區,未來將與公司的無人機(UAV)及另開發的無人水下載具(ROV)一起扛起國內離岸風電檢測大任,希望替台灣離岸風電的維運自主做出先行示範。

  3. 財經理財

    【風電董總心裡話11】點評CPPA眉眉角角 伊比德羅拉力拚企業負擔的起的綠電

    專案融資在國外其實是一個很常見很常見的融資方法,但這種基礎建設的融資模式在台灣有點新,所以本土的銀行不管是官股或民營都需要一定時間的適應期,反而,聯貸在歐美離岸風電市場已經很少見。然而,全球離岸風電風場的開發,有大約75%的比例仰賴專案融資的方式進行籌資,換句話說,融資協議(Financial Close)能否順利完成,將影響風場的成功與建置時程。而這個狀況,隨著台灣政府決定從躉購費率的時代進入CPPA(企業購售電合約)的時代,將變得更複雜,甚至棘手。

  4. 財經理財

    【風電董總心裡話10】避免3-1選商一波三折歷史重演 伊比德羅拉總座提1解方

    對一個跨國集團而言,伊比德羅拉(Iberdrola)進入亞太市場的時間算是比較慢。台灣伊比德羅拉總經理劉忠祐之前曾在英國蘇格蘭政府任職,負責能源政策,來台之後,常會跟台灣政府負責離岸政策的官員們分享他的經驗;當然,這當中也包括他們所犯的一些錯誤。劉忠祐向本刊表示,蘇格蘭風場的資源跟台灣比較像,開發過程也被政府高度重視,很多開發商因此被吸引,而蘇格蘭也是從頭開始建立自己的供應鏈,所以有很多經驗可以跟台灣分享。

  5. 財經理財

    【風電董總心裡話9】伊比德羅拉強勢進軍台灣市場 一個關鍵理由讓人發笑

    台灣伊比德羅拉(Iberdrola)總經理劉忠祐在接受《鏡週刊》獨家專訪時半開玩笑地說,每次講到伊比德羅拉為什麼會進到台灣離岸風電市場,大家都會笑,因為理由很單純就是「台灣海峽風大」。劉忠祐笑容滿面地說,台灣風場的狀況真的是很棒,真的可以發出大家所期待的充沛綠電。

  6. 財經理財

    【風電董總心裡話8】3-2將迎來重量級新玩家 伊比德羅拉:不在意台海緊張情勢

    如果沒有意外,台灣離岸風電區塊開發第二期(3-2),將會加入伊比德羅拉(Iberdrola)再生能源、韋能能源(Vena Energy)等新的競爭對手;其中,全球市值第二大電力集團、西班牙電力集團伊比德羅拉,挾著龐大的集團資源及籌資能力,展現了一股勢在必得的強烈企圖心,極有可能成為沃旭能源(Ørsted)等離岸風電開發商在台灣市場強而有力的競爭對手,也讓3-2選商過程可能高潮迭起。

  7. 財經理財

    【再生能源衝衝衝1】從兩座示範風機開啟能源新頁 能源局長風電之路甘苦談

    經濟部能源局2016年推出離岸風電示範場域,從2座風機組裝建立示範開始,到現在已完成251座風力機安裝,裝置容量逼近1.9GW,預計年發電量達約74億度電,可望提供約175萬戶家庭用電。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擁有這樣顯著成績的背後,卻是歷經多次磨難,《鏡週刊》獨家專訪經濟部能源局局長游振偉,分享一路走來的甘苦談。

  8. 財經理財

    【再生能源衝衝衝2】首揭離岸風電3-2草案出爐時間 購售電合約眉角一次全解析

    經濟部主導離岸風電第三階段區塊開發第一期(3-1),首度導入企業簽署購售電合約(CPPA)模式,在這個全新的遊戲規則之下,經過仔細的沙盤推演,最終共有5家業者向經濟部申請簽約。能源局局長游振偉向《鏡週刊》獨家透露,3-1簽約雖然才落幕不久,但第三階段區塊開發第二期(3-2)草案9月底左右就可能出爐,提供有意參與者參考。

  9. 財經理財

    【再生能源衝衝衝3】台灣能源轉型迫在眉睫 氫能、地熱、海洋能成新亮點

    2050年淨零排放全球總動員,吸引全球超過130多個國家參與其中,許多國家紛紛因此投入更多再生能源的基礎建設,而且在能源轉型上使出各種招式、努力,希望能順利達標,包含氫能、地熱、海洋能等,可望成為下個階段各界注目的新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