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屆金馬獎入圍名單宣布,果然台片燦爛全勝,其實本屆金馬獎在運作上遭遇空前困難:談贊助不易、邀巨星名導難來、連主持人也因為目標太大邀不到人擔任…但金馬獎在對岸打壓下不卑不亢、堅定方向、歡迎並維護電影和電影人,這塊招牌幾十年來以電影融合文化的成績有目共睹,今年要踏過荊棘辦出閃亮盛典,自己人要支持。
在難以直言批判的氣氛下,從莫言到路內《花街往事》、《雲中人》對暴力早已分不清是恐懼戰慄或迷戀消費;《大裂》赤裸裸的叛逆,益發顯出尼采所愛的那種高貴。我們死守著賤賣自己的權利,只因害怕撒手就一無所有。在學會了妥協的漫長日子裡,不知不覺也從一個個心高氣傲的才子才女走下神壇,逐漸學會了自己有多麼一文不值、人云亦云、不值得相信。
金馬獎最佳影片得主《大象席地而坐》即將於1/25(五)在高市電影館上映,該片日前於1/11(五)上映四天全台票房勇破200萬,而高市電影館預售成績亮眼,高雄獨家電影搭配海報組合銷售一空,甚至海報搭配原子筆組合也將售罄!足見這部從去年金馬影展開始延燒強大口碑的電影,以其符合現今世界「厭世」氛圍,讓影迷在其間找尋情感出口。
本週上映電影不約而同都有恐怖、驚悚、怪力亂神。先是泰片《借來的100天》遊魂要解開肉身死亡之謎,然後《玩命貼圖》有死於非命的各種死法不斷逼近,《窒息》則把現代舞跟分屍融成一體。相較之下有溫馨感人的《速成家庭》,金馬獎最佳影片《大象席地而坐》 ,還有改編真人真事、以為相當奇葩結果卻很流暢自然的《賭命運轉手》。
很少電影能像《大象席地而坐》,不僅扎中痛處,甚至成為難以化瘀的內傷。別人用一半的時間述說英雄旅程,胡波卻花兩倍的時間講一天之內發生的事情。
年僅29歲的青年電影導演胡波死的時候,上吊在自己位於東五環居住的大樓裡的樓梯間。據說他只要有悔意,腳很容易找到著力點,隨時收手,但他沒有,可見他不回頭的決意。
台灣的讀者好奇的是為什麼小說裡大象在花蓮市動物園席地而坐,電影裡卻變成了滿洲里──其實我覺得,要是真的保持在花蓮,這部電影將更殘酷,將徹底擊碎我們臆想的異域情調所保護的,我們作為全球共同體的真相。
當我們在講今年金馬,我們該講什麼?誰的政治立場一旦動氣豈是一時討論得完?但電影的巨輪已經在動了,我們講的是一票大陸新生代導演的崛起,且不可忽視的來勢洶洶,我們正在他們的革新點上,是打算失之交臂還是互相觀摩?
上週六舉行的金馬獎,雖然後來發生擦槍走火的統獨爭議,以致主題失焦,但獲得最佳改編劇本及最佳影片《大象席地而坐》依然引起許多人好奇。網路上流傳在北京自宅自縊死亡的導演胡波,實際上是被逼死,製片方也是大陸名導王小帥辱罵胡波「如此貪念不自知」「你的混亂是病理性的」對話截圖,幾乎說明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