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現場
- 新聞深探
【時代現場】一場反黑大戲 選罷法修法爭議
白色陣營把台灣形容成黑金之島,彷彿在路上就能撿到黑槍。藍綠陣營則順勢推出「排黑條款」。事實上,台灣黑道參政已不若90年代嚴重,而白色陣營更是與地方「更生人」合作,藍綠共推的「排黑條款」則只是徒具形式。不分黨派,「萬惡」的黑道只是政治人物的提款機,他們可以是治理地方的工具,有時則是政治鬥爭的資本。必要時,還能「可割可棄」。
- 新聞深探
【時代現場】舌尖上的通膨
物價指數連續23個月年增率突破2%,上班族大嘆薪資成長跟不上物價,個人實質購買力下降。為了映照出物價對實質購買力的影響,7月初,5位居住雙北、家庭狀況各異的受訪者,挑戰在有限預算下維持基本生活。根據衛福部公告,今年度每人每月平均最低生活費為1萬4,230元,而去年財政部訂定的基本生活所需費平均每月約為1萬6,333元,2組數字平均後的整數為1萬5千元,邀請5名受訪者以身為度,試驗一個月內將消費支出控制在1萬5千元內,到底可不可行?
- 會員專區
【時代現場】白色危機 紐乳風暴下的酪農生存戰
《台紐經濟合作協定》將於2025年實施免關稅,未來進口乳品享有市場價格優勢;台灣鮮乳卻因土地狹小、氣候條件、通路上架費高昂,而使酪農成本居高不下。零關稅後,恐掀起一場乳品價格戰。本土鮮乳究竟有沒有競爭力?我們是否需要乳品自給自足?零關稅風暴迫使酪農業面臨生存威脅,危機能否成為轉機?
- 新聞深探
【時代現場】黑鏡裡的大腦危機
3C產品問世後,小小一片黑色螢幕引發各種危機討論。不斷被提到的是:數位3C改變我們的大腦,會使我們變笨。首當其衝的是大腦還在發育中的未成年,台灣社會也出現各種網路上癮戒斷營隊。事實上,精神醫學已不談網路成癮,只有不當使用,這種行為多半是青少年各種生活問題的集結,而非單純的上網問題。數位世界對大腦帶來負面影響,也讓大腦開發不同的能力。我們此刻的憂心,是基於我們想像的未來世界是什麼模樣。
- 文化
【時代現場】獨活人生守則
根據內政部統計,2020年台灣20歲以上女、男性中有配偶者分別占51.7%及54.5%,較2010年各減少3.9%及3.1%。統計顯示選擇步走入婚姻的人越來越少,親密關係也不再只有「家庭」一種樣態。今年初日本電視台推出日劇《重啟人生》,結尾中4名兒時玩伴,到了老齡一同共居相伴,如年輕時那樣談天說笑,是如今許多選擇獨身者憧憬的畫面。現實是,許多權利義務都與家庭為中心的法定關係綑綁在一起,排除了非婚家關係成員參與的空間。人生面臨老、病、死等大事,想替伴侶、摯友做醫療決策、長照,和辦理喪葬送終,還得先跨過許多法令關卡。
- 新聞深探
【時代現場】一葉千金變成草
1637年,荷蘭鬱金香狂熱,一顆頂極鬱金香球莖可以換來12畝田地。今年3月,台北一場植物展賣出一株600萬元的鹿角蕨。當鹿角蕨拍出天價時,2年前熱門的天南星科正處崩盤,過去一盆10萬元的植株,網路價剩3000元。泡沫歷史當前,台灣的植物玩家仍看到有利可圖的獲利空間。這些玩家和台灣的組培技術比快,只要找到更完美的突變種,便能暫時贏了這場賽局。這是一場與機率拚博的賽局,而支撐這個市場的是人的狂熱與夢想。
- 新聞深探
【時代現場】當愛已成網事 交友軟體裡的男女眾生相
智慧型手機與便捷網路改變了人與人的會面和互動方式,乃至全球數百萬人的浪漫關係與性關係。美國國家科學院一項研究發現,美國3分之1的婚姻始於網路、全球有超過5千萬人使用交友軟體Tinder。只是能從虛擬世界轉化為實體交流的比例,大約僅有10%。如果交友軟體甚少導致現實生活中的相遇,為什麼使用者樂此不疲?這種現象又如何影響人對待自己或對待他人的方式?
- 會員專區
【當愛已成網事番外篇】和成千陌生人匿名聊天 她靠交友軟體填補無法滿足的慾望
手機螢幕顯示匿名來電,何倩熟練地接起電話,刻意壓低嗓音「喂」了一聲,電話那頭的陌生人問:「為什麼要這麼小聲?」何倩調皮竊笑,語氣一派正經:「我剛潛入一戶人家,他們看起來蠻有錢的,我正準備犯案。」
- 時事
SND最佳新聞設計創意競賽 《鏡週刊》幻獸之死報導獲2優選
第44屆「SND最佳新聞設計創意競賽」(SND Best of News Design Creative Competitions)結果揭曉,《鏡週刊》以〈幻獸之死--垃圾漩渦與人類世的滅絕〉獲得2優選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