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力州導演紀錄片《無邊》紀錄2018年台灣第一支南極探險隊在歷經48天旅程,徒步15天350公里後抵達南極點,途中隊員和自己的心靈景況,宥勝也是當時的一員,而他在隔年也出書分享當時的心情。
如今《無邊》上映,宥勝走完第一天就放棄的「屁孩」行徑,領隊勸說叫他不要放棄、他沒帶任何工具就任性地跑到離營地很遠的冰川上的畫面,都在電影中呈現,也很符合他當時出書《叛逆南極:失敗者的遺言》的叛逆形象。
其實宥勝有他自己的看法與計算,加上他參與這個案子的初衷已經變得不同,都影響到他進退的決定。當然現在回過頭來看整件事,宥勝也承認自己當時僅是以一個冒險家的角色,不是需要顧全大局的老大,思考難免未能全面。事隔半年後他才終於理解:「雖然只走30公里,但最後成功到達南極點;若是照他所說走600公里,最後要是失敗呢了?國人會有多失望?領導者思考的是大我,不是個人喜好的小我。」他跑去跟領隊的遊戲橘子的創辦人兼現任執行長劉柏園道歉,坦承自己真的「太屁了」。
後來他轉任後勤,每天幫隊員紮營煮飯鏟雪放馬桶,宥勝笑說自己都做得很好,心裡也不會彆扭藝人來做這些,路上這麼痛苦,隊員一回來能夠享受到舒適的環境,自己也覺得開心。「煮到後來每一個都說什麼廚神宥勝啦,失溫的大哥一看到我就大喊『X!沒有你(我)就死定了!』雖然有點遺憾導演選取我比較戲劇化的一面而不是對團隊幫助比較大的一面在電影呈現,但也沒關係,那次大家在南極都各自收穫了美好的東西。」
到了最後100多公里,宥勝還是與團隊徒步走到南極點,其實他原本想的是想模仿另一個冒險家,在不靠任何外來的補給下徒步到達南極點,結果遭到否決,因為太危險。「但來到南極就真的很有一股做自己的熱血感」,也特別能感受到靈性的感召,躺在南極的冰川上,那種天地人合一的體驗,還真的沒多少人有過。
但宥勝也笑說南極沒有下一次了,除非他又再次面臨身心靈需要被掏空,要有新東西填補進來的狀態,那才會考慮去南極,但他近年不管家庭、事業等都還蠻滿意的,自然沒有掏空身心靈的需要。
澳洲的荒漠也像南極一樣既空曠又難到達,這次與老婆的慶生兼蜜月澳洲之旅,主要是重返他當初度假打工旅遊的路線,有飛天有下海,還有在內陸的荒漠奔馳。他深受荒漠大地的靈性吸引,恰巧回國後捧場蔡康永畫展,被一幅意境有異曲同工之妙,但蔡康永以為沒人要的畫作吸引,二話不說便買回家珍藏。
這趟澳洲之行,宥勝最觸動的還是遇見在當地打工度假的一群人,他們努力在創造自己的人生,即使辛苦仍然很有自信,勇往直前。「他們有些人在我面前淚眼婆娑,說『當年就是看你的書我才到這邊(來追夢)』,我老婆傻眼,想說我老公有這麼厲害嗎?」
宥勝自認人生中不乏「脫稿演出」,尤其自己經歷過打工遊學等階段,他非常鼓勵年輕人也寫下自己的「脫稿人生」去打工度假,「我想關注年輕人,跟他們做比較多的連結,可能做個podcast節目,把我這麼多年來的心得,受到什麼挫折、辛苦…來跟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