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法
- 論壇
【鏡法】美國最高法院的墮胎判決
婦女能否墮胎的問題,直接影響到母親身體自主權以及胚胎生命權,是一長久以來的重大法律爭議。支持墮胎權者主張,懷胎孕婦有身體自主權,可以決定生下或放棄胎兒,且胚胎不能算是一個「人」,墮胎並非殺人。但反對者主張,不論哪一個階段的胚胎,從受精卵到快出生的都已經是人,擁有生命權(或即將成為生命),墮胎會造成胚胎的死亡,相當於殺人,懷孕母親無權決定他人的生死。在利益權衡上,墮胎會影響胚胎的生命權,因此不應該墮胎。而禁止墮胎,通常不會影響婦女的生命,只會影響到她們的身體自主權,在此輕重已經分明,所以法律必需禁止墮胎。
- 論壇
【鏡法】司法不是這樣玩的
台灣是個不太信賴司法的地方,司法信賴度一直備受質疑。但奇怪的是,國人又喜歡去法院訴訟,報載每年新收案件數高達300多萬件,這是非常驚人的數字!除了真正具有訴訟價值,需要法院定紛止爭的案件外,有多少是濫行起訴、利用法院,把法院當成是政治舞台、恐嚇工具、討債公司的呢?值得大家關心。
- 論壇
【鏡法】跟蹤騷擾防治法終於上路
據統計,台灣每年都有不少跟騷案件,更曾衍生如長榮大學馬來西亞籍女大生命案、屏東通訊行女職員遭殺害等悲劇,如果能讓公權力在早期介入,也許可以避免憾事發生。多數案件未必發生嚴重如死亡之結果,但實例顯示,許多被害人因長期被跟蹤騷擾,出門前必須變裝、戴墨鏡以隱匿自己;被迫得搬家、離職、換工作以躲避騷擾、威脅;甚至要離開自己的社群網路,社會關係遭到破壞,嚴重者因此患上恐慌症、憂鬱症等。在經過各方努力與關心後,《跟蹤騷擾防治法》已於今年6月1日施行,此一新法確立了「跟騷類型明確化」「行為犯罪化」「聚焦性別暴力案類」及「犯罪調查與即時保護併行」等立法原則,希望打造令國人更放心的生活環境。
- 論壇
【鏡法】防疫保單與契約自由
隨著疫情擴散,防疫保單的爭議也隨之產生。有保險公司發現同時投保二家(含)以上者,占審核中案件比例高達四○%,甚至最多有一人同時投保十一張保單,認為易造成道德風險。但也有民眾認為,保險公司說話不算話,想找理由不賠,沒有信用。有保險公司近期通知客戶「重複投保者一律拒保」,但有人疾呼大法官曾說過人身保險可以複保險,各方爭執不休!政府機關也多次召開記者會,希望可以解決爭議。
- 論壇
【鏡法】健保資料庫與個人資訊隱私
我國全民健保自1995年開辦迄今20餘年,達成減輕民眾財務負擔、提供就醫方便性及落實平等就醫等目標,不但國民滿意度甚高,在國際上亦獲得高度肯定。就在可以便利且頻繁使用健保之際,大家有沒有想過,歷年來大量的就醫紀錄、藥品資料、醫療影像、檢驗數據等都留存下來,長期累積的結果,讓台灣健保資料庫成為備受矚目且極具價值的醫療大資料庫。這些就醫資料,成為台灣發展雲端技術、大數據分析及醫療人工智慧(AI)的最大優勢,不僅能有效降低醫師工作負荷,提早確診患者疾病並做出良好治療決策,亦可在學術領域應用研究,積極協助台灣發展醫學及藥學技術或產業升級。
- 論壇
【鏡法】種族滅絕
俄羅斯侵入烏克蘭之後,造成烏克蘭人民重大的生命、財產損失,尤其發生在布查地區的嚴重殺戮平民,引起舉世震驚。美國總統拜登曾將普丁稱為戰犯,近日他更用極為嚴重的「種族滅絕」這個詞來形容普丁在烏克蘭的作為,他指責普丁「甚至試圖消除烏克蘭人的身分認同」。烏克蘭領導人澤倫斯基贊同他的說法,稱其為「真正領導者的真實陳述」。但也有反對聲音,例如法國總統馬克宏稱「每個字彙都有特定含義,務必要小心謹慎」。
- 論壇
【鏡法】法院判命加害人道歉違憲
現代社會網路發達,各種社群網站林立,許多人躲在螢幕、手機後面,鍵盤一敲就可能對個人名譽,或企業提供的商品、服務等做出不實的指摘或謾罵,像是「某人是財團的門神」、「某人將管委會的錢中飽私囊」、「黑心食品」等,有些報章雜誌時而也會刊登未經查證的報導,造成個人名譽、公司商譽受損。這些行為除可能涉及《刑法》公然侮辱或誹謗等罪外,還要負民事上之責任。
- 論壇
【鏡法】憲法法庭與小孩監護權爭奪
近來有件跨國爭奪小孩監護權的案件引發社會廣泛討論。小孩監護權的爭執在法院裡常常發生,並不稀奇,本件之所以引起矚目,除了是跨國爭取外,憲法法庭的大法官出手,恐怕是主要原因。
- 論壇
【鏡法】國際刑事法院開始調查普丁
普丁指揮軍隊入侵烏克蘭,引發許多國家實施對俄羅斯的經濟、外交、交通等抵制或制裁,但對於普丁發動戰爭,造成許多平民與建築、設備等重大傷亡或損害,他要不要負刑事罪犯的責任?目前在俄羅斯,現實上很難對普丁進行有效的訴追甚至審判,但國際上有沒有對他個人可能的刑事處罰途徑呢?相信很多讀者知道,二戰後有紐倫堡與東京等國際法庭,追究德國納粹與日本戰犯的刑責。除此之外,過去聯合國也設立如前南斯拉夫和盧安達等特設法庭,針對當時所發生令人髮指的重大罪行(如滅絕種族罪、危害人類罪、戰爭罪、侵略罪)予以追究刑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