峇馬來炒飯
- 財經理財
【財經最前線】拒幫房東賺錢 他們靠餐車創業月收百萬拓新路
2022年,6都店面租金以3至16%不等漲幅,成了壓垮店家的最後一根稻草。免被租金瓜分利潤,營業時間、場域更彈性的行動餐車強勢崛起,從北到南都能見其蹤影。本刊採訪3位餐車創業主,在這之前,他們都曾開店,卻因種種變數,美夢變惡夢。股東不合致倒店背債的李暟䔗,用5萬元創「峇馬來炒飯」餐車,半年賺百萬元成功脫貧;「行丼」與「蛋塔村」雙品牌餐車創辦人邱源和,擺攤時間集中火力,陪癌妻走完最後一程,旗下現有10台餐車;人氣幽靈餐車「胖子修」讓蔡嘉修月收150萬元。遊走灰色地帶的餐車,吞罰單、遭驅趕成隱形成本,仍有新血前仆後繼投入,為自己人生闢出新路。
- 財經理財
【餐車發大財1】餐廳倒閉揹百萬債險自殺 他騎機車賣馬來炒飯月收90萬
2022年,6都店面租金以3至16%不等漲幅,成了壓垮店家的最後一根稻草。免被租金瓜分利潤,營業時間、場域更彈性的行動餐車強勢崛起,從北到南都能見其蹤影。本刊採訪3位餐車創業主,在這之前,他們都曾開店,卻因種種變數,美夢變惡夢。股東不合致倒店背債的李暟䔗,用5萬元創「峇馬來炒飯」餐車,半年賺百萬元成功脫貧。
- 財經理財
【餐車發大財番外篇】全身刺青都和錢有關 他靠炒功谷底翻身
「峇馬來炒飯」餐車創辦人李暟䔗的短袖T恤,遮不住雙臂上鮮明的刺青,小時候因父親創業失敗,全家經濟陷入困頓,錢與脫貧成為他人生的最大目標,身上所有刺青圖騰都和錢有關,左臂刺的「成功」,倒過來看是「加油」,右臂的「挑戰」顛倒則是「勝利」,全是自我激勵標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