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熱天沒食欲,鹹辣重味的泰國料理,或是有大量蔬菜、酸甜清爽的越南料理,就是開胃救星,因此我們特地搜出4家道地的泰、越餐廳,料理下飯的程度,會讓你一秒變飯桶!
曾受中國統治千年之久的越南,深受中華文化影響,也過華人節日,像是端午節越南人也會吃三角粽、長粽。另個包粽的日子是過年,不只要把粽子綁得四四方方,巨無霸尺寸還能4人分食,能直接吃,還能放到鍋裡煎或炸,蘸糖吃是小孩的最愛。端午節想換換粽子口味,可以到「銘記越南美食」預購。
如果有世界怪奇旅店排行榜,泰國曼谷這間「The Mustang Nero Hotel」必定榜上有名。藏在喧囂市中心的住宅區裡,一棟三層樓的純黑色樓房佇立,我與攝影拉著行李到訪時,一度懷疑走錯。房子外觀看不出特色,只覺得這股純透黑色,有那麼一點古怪。
素靜白牆、石地,隱身在台北安和路巷內的「謙安和」日本料理,外表就像一座藝廊,默默在今年6月開幕。料理長和知軍雄,師承日本東京米其林三星主廚神田裕行,之前在西華飯店的「KOUMA日本料理小馬」掌舵5年。在東允集團的延攬之下,和知軍雄走出飯店體系,重新打造如隱宅私廚般的日本料理。最大不同是,從對宣傳的想法到空間設計、食材選擇,每一細節都由他完全掌控,開幕至今將近半年,這是第一次接受媒體採訪。
有「韓國百老匯」美名的首爾大學路,聚集多所大學,街廓裡有160多個大小劇場,一年演出1,000多場表演,學術、藝術氛圍濃厚,比起觀光客居多的明洞,這兒更接地氣。
哪一家茶餐廳會讓有香港「少年食神」之稱的林澄光(Michael Lam)甘願不時地從港島山頂的住家開1小時的車來光顧,還吃得欲罷不能、呼朋引伴?答案就是元朗的「華嫂冰室」。
最近正值夏秋季節轉換、需要滋補之際。這時候,我就想起了香港大埔菜市場裡的煲湯好料,採買幾包回家熬煮,無論是夏天清熱、秋日潤肺、冬季滋補、春天養生,都能對症補身,非常方便。
香港朋友來台灣吃蔬食吃得印象深刻,這回換我到香港,好友帶我去了連司機都找不到路的大埔山村,走過蜿蜒小路穿過樹叢抵達的藍色小屋裡,藏著一間蔬食工作室,推門進去,年輕主人陳達燊與何比正微笑地迎接我們的到來。
東北角的貢寮,有海洋風情,也有著山城純樸。在大草原上與牛群野餐,共享山海美景,騎單車徜徉舊鐵道、海岸線,盡情享受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