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2016.11.25 06:10 臺北時間

打破臉書同溫層 「你可以對痛恨的文章按讚」

打破臉書同溫層 「你可以對痛恨的文章按讚」
川普當選美國總統,跌破所有媒體專家的眼鏡。連歐巴馬都感慨,社群媒體傳播錯誤訊息的威力,讓議題的共同討論變得很困難。在新媒體破碎化的世界裡,我們很容易會只聽到自己同意的意見。
把所有問題都怪罪到臉書當然也是一個辦法,不過身為臉書用戶,我們也可以採取一些步驟,打破社群媒體的同溫層對認知真相的負面效應。

臉書把美式民主摧毀了嗎?

《連線》雜誌(Wired)專欄作家Mostafa M. El-Bamawy,在美國大選投票日的前一天(121月7日),對希拉蕊和川普兩人的社群媒體追蹤數、網站表現、以及Google搜尋的統計做比較。
川普在社群網站的表現,在數據上遠超過希拉蕊的程度讓他有點驚訝。在所有社群平台川普都有比希拉蕊更多的追蹤人數,他的貼文也有更高的互動率。
他還意外發現到,過去半年內在社群媒體上,標題中有「川普」名字的文章裡,被轉發次數第二高的是一篇「為什麼我要投給川普?」(“Why I’m Voting for Donald Trump”)。它總共被分享了150萬次。
這篇文章,從沒有進到過El-Bermawy的臉書動態裡。他問了幾個紐約的朋友,他們也說從沒見過。
這位作者不禁感慨,我們理想中網路連結的地球村,如今像是彼此相隔越來越遠的數位孤島。隨著搜尋平台(如谷歌)和社群平台(如臉書)的日益壯大,我們在網路上體驗的是個人化的體驗。曾經在2008年把歐巴馬送進白宮,在2011年掀起阿拉伯之春的新媒體,和英國脫歐或是川普當選的新媒體,竟然有如此巨大的不同。

臉書平台 六成年輕選民的主要新聞來源

數位科技網站《Mashable》在Pete Pachal文章裡的問了讀者一個問題:如果時間能重來,川普還會當選嗎?
對世界上很大一部分人們來說,要一直到開票開始時,才開始感覺到川普有可能成為下一任美國總統,甚至包括候選人自己。從主流媒體來看,這麼少人能夠預期到川普的勝選,等於也是質疑了我們獲取資訊的方式是否正確。而這問題自然而然指向了臉書。
臉書雖然不是人們唯一的新聞來源,但是在美國它的每日活躍用戶已經達到1億7千萬,甚至比美國選民總數還要多。根據皮尤中心民調,有超過六成千禧世代(18-34歲)的臉書使用者,把臉書當成他們主要的新聞來源。
但是,做為新聞內容最主要的派送者,臉書卻從不承認自己新聞媒體的身分,繼續專注在如何改善廣告客戶服務、點擊率、和流量。臉書也未曾負起媒體的責任,對出現在平台上的虛假訊息採取行動。

社群媒體讓資訊越來越開放,還是越來越封閉?

美國大選結果,令選前認定希拉蕊必勝的選民錯愕難以置信。(取自東方IC)
臉書的演算法先天上有自適性(adaptive),基本上它是根據用戶的行為來傳送內容,目的就希望用戶可以在它的平台上一直逗留。因為演算法預測了你的行為,所以你很容易看到彼此立場相似的內容,這正是社群網路的同溫層的形成由來。
創辦《Upworthy》新聞網站的Eli Pariser,2011年在TED演說裡提出「過濾泡泡」(filter bubble),讓社群同溫層的概念被人們所熟悉。Pariser提醒人們,不要只沉浸在自己感覺愉悅的內容,因為心理學上所謂的確認偏誤(confirmation bias)會讓我們對真相的理解出現偏差。也就是說,我們先天傾向於對自己同意的觀念,會比較有互動;對不同意的意見,則容易視而不見。
臉書是否影響了選舉的結果,也許難以定論,但不可否認臉書是議題的主要的推動者。它在大選期間形成了全國性的巨大同溫層,只不過這同溫層不是一個,而是兩個,而且二者幾乎沒有太多交集。

破解同溫層效應的教戰守則

不過話說回來,做為臉書的用戶,選民也許自己也該負點責任。因為社群媒體運作,並不是獲取訊息的健康模式。Pete Pachal提供了幾個直接的教戰守則,改善社群媒體上經常出現的確認偏誤:
1. 不因自己的政治信仰而取消好友
選舉結果也許令人憤怒,你可以貼文發洩怒氣,和臉友取暖討拍,或是暫時離開社群網站,但是不要因為世界觀不同就跟人解除朋友,即使他們的世界觀令你覺得危險或感到厭惡。在臉書解除朋友並不會讓這些人消失、也不會讓他們的原本信念回心轉意。
解除朋友就像是數位的世界中築一道牆。它具有安全保護的作用,讓你選擇可以進來的人,但是如果不走出這道牆,你永遠也無法知道在牆的另一邊人群到底有有多麼熱情,人數有多麼眾多。
即使不想和這些人做臉書上的朋友,還有另外一個辦法是取消朋友後改成追蹤模式,讓他們的貼文未來會繼續在你的版上出現。
2. 不要刪除你討厭的留言
政治評論有個不變的真理,那就是永遠有人會不同意你的看法。在臉書上發表政治評論通常暗示著期待或邀請別人評論,自然也就包含了批評。不論你設定是公開還是在群組裡,你發言人們就會回應,你應該回應、辯護或釐清自己立場,但是不要封殺其他人的聲音。
當然這其中也有例外,激烈爭論和謾罵羞辱人之間還是有區分。如果遇到散佈仇恨言論已經超出範圍,侮辱性的歧視言語,直接刪除封鎖解除朋友。
3. 與不同意見的人交流互動
在自己的動態訊息上看到不同意見的發言,很容易就會匆匆滑過,但不容易的是點入這些貼文連結閱讀裡面的內容。如果有人在評論裡與你有不同意見,即使你不回應也可以先按讚。這不表示你贊同他的意見,而是發出「你和這個人或這個評論有互動」的訊息,讓臉書可以推送你相關的內容。
4. 閱讀你朋友貼文上的評論
可能有人不同意這些評論,可以與他們互動,或是追蹤他們。
5. 追蹤立場與你不同的新聞媒體
看看自己追蹤的新聞媒體、網站、和人物,再想一想於他們相對政治立場相左的可能選擇(例如相對於反川普的赫芬頓郵,或許也要看看支持川普的福斯新聞。)
6. 分享之前先閱讀
新聞網站為了騙取點擊率,經常會用誇大或是誤導的標題。因此在按下分享鍵之前要先看看你分享的內容,以確定它的內容與新聞標題相符合。否則,你只是把自己同溫層的那道牆打造得更加密實而已。
7. 檢舉假新聞
在臉書上的假新聞甚至比真訊息散佈更加快速,要求臉書改善的呼聲越來越強烈。不過被動等待或許不如主動出擊,在你看到假新聞是可以立即提出檢舉。

破除確認偏誤 認識「跟你不一樣的人」

當然,臉書也不是唯一誤導新聞認知的平台。谷歌也會根據用戶的所在地點和過去搜尋內容來過濾我們的搜尋結果。臉書和谷歌製造的「泡泡」塑造出我們對世界的理解。我們只會聽到看到的,其實只是自己想要的內容。就像有一半的美國人,一直到選舉結果揭曉,才突然明白竟然另一半的人對美國社會失望到要把票投給川普。
在真實人生裡,許多人已經因為種族、階級、性別傾向的差異而彼此隔離。我們在網路上世界也是彼此孤立,沒有像我們想像中相連在一起。或許我們在同溫層裡彼此取暖的同時,也需要時時提醒自己,有另一邊的人他們的想法也希望被聽到。
參考資料:
How to burst your Facebook filter bubble (Mashable)
Your filter bubble is destroying democracy (Wired)
(首頁圖片取自東方IC)
更新時間|2023.09.12 20:21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