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
2016.11.28 16:07 臺北時間

【獵人回家番外篇】你不知道的「國家公園」黑暗面

【獵人回家番外篇】你不知道的「國家公園」黑暗面
原住民獵人洛金.尤道帶著族人扛太陽能板上山,將太魯閣山區的同禮部落從沒有電的黑暗部落,打造為綠能部落。但洛金不只如此,他也積極捍衛原住民狩獵權,他一路聲援因打獵而遭判刑的原住民獵人王光祿,甚至曾說願意為王光祿走上凱道鳴槍。
洛金感嘆:「野生動物保育法、國家公園法、森林法,這3把利刃一直在凌遲部落。」
布農族獵人Tama Talum(王光祿)2013年8月因為90多歲老母親吃不慣一般家禽畜的肉,上山獵殺台灣長鬃山羊與山羌給母親吃,遭檢方依據《槍炮彈藥刀械許可及管理辦法》及《野生動物保育法》判刑3年半。為此,檢察總長為他提起非常上訴。官司尚未了結,今年10月王光祿突然病危,原民團體因此發起「大赦原住民族獵人,還王光祿清白」聲援活動。幸而目前王光祿現已出院返家休養。
王光祿事件引發輿論關注,人們開始討論原住民的狩獵權,而雖然王光祿並非在國家公園內狩獵,但內政部已在思考是否修改《國家公園法》。
國家公園的風景優美,太魯閣國家公園更是許多觀光客的最愛,但美麗的山林或奇景背後,這些「國家公園」其實有著多數人並不知道的晦暗歷史。
例如太魯閣國家公園,1979年,政府強迫世居太魯閣山區的花蓮同禮部落遷村到山下,並改名民樂部落。政府以求學教育的便利,利誘族人不得不遷下山,但許多人還是習慣回山上種菜、拔竹筍、打獵等。
而就在同年,行政院指定太魯閣地區為國家公園,1986年,太魯閣國家公園正式成立。
我們問洛金,國家公園規劃跟同禮部落的遷村有無直接關連,洛金說,確實有關,但是政府不會明講,他認為國家公園成立前,政府應該早就規劃要把部落趕出去。大同部落族人咪敏也認為,政府主導遷村可以取得照顧原住民的美名,因為後續社會福利需要花不少費用,但其實背後有更大的目標,就是建立一個「完美的國家公園」,自然不會顧及原住民傳統文化的維繫問題。
被趕下山的不只同禮部落,洛金的舊部落竹村,也被迫納入國家公園,洛金說,一直以來,政府的國家公園政策就是把原住民趕下山,梅園、竹村、蓮花池這3個部落都是被計畫性的趕下山,這三地為退輔會老兵及其眷後所有,政府用高價收為國家公園。至於同禮部落,由於原住民保留地太寬廣,政府買不起,就以小孩教育為由,利誘下山,住在山下溪床邊。
族人下山之後,原是太魯閣主人的他們現在只要回到山上就會被視為山林的小偷,《國家公園法》讓他們屢屢遭到逮捕、判刑。
去年10月,超過百名族人包圍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今年8月1日,總統蔡英文向原住民族道歉前夕,族人再度集結走上凱道抗議,吶喊「還我狩獵權、修訂國家公園法、要求實質共管。」他們希望修改《國家公園法》,放寬原住民族在國家公園狩獵,並建立原住民族參與國家公園的共管機制。
咪敏說,國家公園的概念,是園內不要有人居住的想法,因此族人再也無法回到山上過著傳統務農生活,也無法維繫傳統文化,那些禁止開墾與狩獵的規定,造成族人無奈跟憤怒。原住民非得回山上不可嗎?咪敏這樣說:「當初很多同禮部落的族人是被迫下山,他們放棄了熟悉的求生技能與土地,等於失業,所以他們最後還是選擇返鄉。」
堅持上山打獵,其實也不只因為求生,還包括一段他們沒忘記的祖訓:「土地是血,山林是家」。
更新時間|2023.09.12 20:21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