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
2017.03.29 13:05 臺北時間

日本首開先例 以捐贈的幹細胞治療黃斑部病變

右為日本理化學研究所的iPS細胞移植計畫負責人高橋政代,攝於28日的記者會上。(東方IC)
右為日本理化學研究所的iPS細胞移植計畫負責人高橋政代,攝於28日的記者會上。(東方IC)
這是全球第一起類似的移植手術,利用捐贈者的細胞,比自體培植的幹細胞便宜得多、耗費時間也大幅縮短。代表的意義是,未來一些類似脊椎損傷等緊急狀況,可望採用這種方式進行治療。
3月28日,日本理化學研究所(理研,Riken)和神戶市立中央市民醫院與京都大學等機構,把從匿名捐贈者細胞培養出的iPS細胞,移植到一名罹患了黃斑部病變男子的視網膜上。
iPS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是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擷取自人體成熟細胞(例如皮膚),誘導這些體細胞重新編程(reprogram),回歸胚胎幹細胞的狀態,具有分化成各式細胞之多功能分化能力,並可以持續增生分裂,用來治療疾病。
接受手術的是一名兵庫縣的60多歲男性,他的黃斑部病變是由老化引起,若繼續惡化,恐導致失明。
手術中,病患右眼接受了含有25萬個視網膜細胞的溶液注射,是由iPS細胞增生而來,手術耗時約一小時。負責手術的神戶醫院眼科主任栗本康夫表示,過程順利。

費用 時程大幅縮減

雖然預料移植手術無法大幅改善病患的視力,但應能降低定期吃藥的需求,並阻止視力繼續惡化。
理研在2014年9月便進行了類似手術,當時也是全球首例,不過使用的是從病患自身培養的iPS細胞,費用高達約一億日圓,還必須追蹤移植的細胞沒有演變成癌細胞,總共耗時約10個月。
團隊本來計畫要為第二位病患進行同樣手術,但發現準備好的移植細胞包含了基因變異,因而放棄了手術。
不過,今年2月,醫療團隊宣布當年接受移植的女病患目前情況良好,注入的細胞沒有異變為癌細胞,未出現其他異常現象。她的病程似乎已停止惡化,也沒有其他明顯的副作用。
日本iPS細胞研究先驅山中伸彌的研究成果,藍色和綠色分別為iPS細胞分裂成心臟與神經細胞。(東方IC)
28日的手術,使用的則是庫存的iPS細胞,已事先經過悉心檢驗,確認安全無虞,理研預料這次費用僅數百萬日圓,不到上次手術的十分之一。
理研希望總共為五位病患施行移植手術,以確認手術的安全性。計畫主持人高橋政代指出,手術的成功,象徵的意義是研究人員追求移植iPS細胞的終點目標,目前已走至半途。
研究人員的長遠目標是打造iPS細胞銀行,利用iPS細胞治療其他病症,包括脊椎損傷等,利用捐贈的iPS細胞進行這類緊急手術,可能是可行的,因為要從病患自身培養細胞,將耗時過久。
手術過後,如今理研和其他機構將密切追蹤這名病患的狀況,確保其長期安全性,主要觀察的是病患是否會對移植細胞產生排斥,高橋政代說,最後結果將在兩、三年後宣布。

諾貝爾得主打造iPS銀行

利用移植iPS細胞的另一個好處,是避開了胚胎幹細胞的道德爭議,一個原因是傳統培養幹細胞的方式必須摧毀人類胚胎,捲入生命倫理的爭議。
不過,使用捐贈者的iPS細胞,無法提供確切的基因配對,因而有排斥的疑慮,但iPS細胞研究先鋒──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山中伸彌認為,經過重新編程的細胞,對於多數醫學應用來說,配對上已夠密切。
山中伸彌正在建立一個iPS細胞銀行,他透過三個人類白血球抗原(HLAs,細胞表面上和引發免疫反應有關的蛋白質)基因編碼,來配對捐贈者和受贈者。
目前他的再生醫學iPS細胞銀行( iPS Cell Stock for Regenerative Medicine)只有一名捐贈者的細胞株(cell lines),到2018年3月,他們希望能製造出5-10個吻合HLA的iPS細胞株,以避免排斥反應,預計將能和三至五成日本人口配對。
參考來源:日本經濟新聞、Nature
更新時間|2023.09.12 20:24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