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左右,「茶精」一詞開始困擾清心,網路盛傳:「清心茶葉的香醇,並非真材實料,源自每天煮茶前會先滴1滴白色茶精…」
「我煮茶一輩子,我的茶絕對沒有他們說的那種東西…」一談到茶精,古意(台語:意指誠懇樸實)、回話會停頓個幾秒的趙福全激動起來。
趙福全說:「過去根本沒有茶精這名詞,茶精誤導消費者是種香精、香料,但其實罐裝飲料才需要放香料,原因在於茶和果汁經高溫殺菌後,風味會流失,必須靠香料,重新提升味道,可現泡茶無須這道步驟,就會釋放自然的茶香,不用放香料。」
「後來台南永康分局循著IP抓到不少造謠者,他們都不是原凶,各個後悔莫及向我道歉,也在臉書認錯,說誤信謠言才會散佈,保證以後不再犯,再往上查,發現沒有固定IP,查不到原凶,律師跟我說,硬是要索賠可以要上千萬元彌補商譽,我不忍心叫他們賠,或是叫他去坐牢,請他們登報道歉後,就算了…。」
一家加盟多年的清心業者私下透露,「我們茶葉都是當天秤,當天沖泡,每天流汗煮茶,茶葉成本極高,不知道什麼是茶精、香精,若有添加,全台逾千位員工早就出來爆料;至於大家說清心加很多冰塊不實在,剛加盟時不解,向總部問過得知,茶過常溫後會變苦澀,必須預留少量冰塊,以免還沒喝完,茶就變不好喝。」
目前擔任清心福全總經理、趙福全的小兒子趙啟成說:「後來出現『茶菁』一詞,指萃取茶葉精華,用意是想用最少茶葉去泡出最多的東西,故用科學方式去萃取,也不算化工原料,只是把成分、香味抽取出來。」
趙福全坦言,清心茶葉的香氣,是清心的關鍵技術,幼時家中開中藥行,他從小被父親訓練「聞」漢藥,養成對氣味辨別的敏銳度,當年,他尋覓到一款彷彿人參香苦餘韻的「綠茶」,生意一炮而紅。
而後,為避免過度依賴單一茶農,以及克服季節一變,茶味跟著變的窘境,「單就綠茶來說,我會自己聞氣味,將數10家供貨清心綠茶的茶農,找出5家拼配在一起,而選定的家別和供貨比例,會依照每批茶的數量、風味有所不同,盡量組合出相同的味道。」趙福全說。
不過,趙福全直言,2012年左右,爆發對清心打擊最大的「農藥超標」事件,1個月內買氣直接衰退2成,店數從2010年的1025家,衰退至870家,痛定思痛,將原本定期檢驗的茶葉,改成批批檢驗,1年花超過500萬送SGS檢驗,「2015年英國藍引起的茶安風暴,許多知名的連鎖飲料都中鏢,清心沒有,我要自己從哪裡跌倒就要從哪裡站起。」
最後,趙福全認真的說:「要是有疑慮,歡迎大家來看店裡煮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