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2017.09.26 06:38 臺北時間

《戈巴契夫傳》:他帶來民主 結束冷戰 最後被同胞唾棄

美國重量級傳記作家陶布曼最新出版的《戈巴契夫傳》。(Norton)
美國重量級傳記作家陶布曼最新出版的《戈巴契夫傳》。(Norton)
瓦解蘇聯帝國,結束東西方冷戰對立,是二次世界大戰後,對世界影響最重大的事件。其中的關鍵人物是當時的蘇聯領袖戈巴契夫。
美國知名傳記作家最新出版的戈巴契夫傳記,從歷史和心理的角度,探究這位改變了俄羅斯與全世界,在西方廣受讚譽,但是在自己的國家卻被刻意遺忘甚至鄙視的人物。
卸任的國家元首在退休後拍廣告、擔任廠商代言是少有的事,特別是超級強權的領袖。戈巴契夫是其中的特例。
但是,戈巴契夫的廣告常給人一點不安、尷尬的氣氛,彷彿帶有看盡世事的嘲諷

暗藏玄機的廣告

戈巴契夫在2007年為路易威登(Louis Vitton)拍攝的廣告。
以Louis Vitton的廣告為例,戈巴契夫坐在豪華房車上,旁邊放著LV的旅行包,照片標題寫著:「一場讓我們與自己面對面的旅程。」(A journey brings us face to face with ourselves.)
LV袋子上的雜誌,有著聳動、但極不合理的標題。(Louis Vitton,網路截圖)
照片的背景,是柏林圍牆未被拆掉的一部分,他敞開的LV袋子上有一本雜誌。有好事的媒體把照片放大之後赫然發現雜誌上的俄文標題是:李維年科謀殺案,他們為了七千美元交出了嫌犯。
戈巴契夫這場跟自己面對面的旅程耐人尋味。它大致符合西方世界對他的看法,令人感慨的是他一手結束了冷戰和蘇聯的共產專制,但俄羅斯又回到了特務、暗殺橫行的強人時代。

戈巴契夫傳記

一本戈巴契夫的英文傳記在最近出版,引發了西方媒體不小關注。主要是因為寫這本書的,是重量級的作者陶布曼(William Taubman)。他的前一部傳記作品《赫魯雪夫全傳》曾獲美國年度普立茲獎,一般公認是對赫魯雪夫蓋棺論定之作。
在這本近900頁的新書裡,陶布曼從戈巴契夫的童年成長過程,到最後遭葉爾辛逼宮黯然下台,都做了一番詳細的考證。同時書中也探討了戈巴契夫這位二戰以來,對改變世局有最大貢獻的強權領袖,在他改造後的世界裡卻成了最失意的人、甚至廣受他的人民的厭棄。
戈巴契夫在1985年接任蘇聯領導人。他上台時,留給他的是一個百病叢生的極權體制和搖搖欲墜的帝國。私人財產仍不存在,異議人士則不被允許。東歐由蘇聯的傀儡政權統治,冷戰的對立氣氛濃烈。
到了他在1991年年底下台時,柏林圍牆已垮,冷戰告終,蘇聯不復存在。蘇聯當中最大的共和國俄羅斯,開始實驗自由市場民主體制。戈巴契夫得到諾貝爾和平獎和全世界的讚揚。
戈巴契夫兩度(1987,1989)被《時代雜誌》評選為年度風雲人物,並在1990年被選為「十年度」的風雲人物。(time.com)
不過這場政治巨變中最讓人驚嘆的一點是,戈巴契夫的作為並非出自迫不得已。雖然當時的蘇聯在高科技的軍備競賽逐步失去優勢、經濟上面對物資短缺民生困頓。但是如果拿北韓、古巴這類極權國家為例,獨裁政權可以維持數十年不墜——只要領導人願意。戈巴契夫雖然是共產主義的堅貞信徒,但似乎從未認真考慮採取鐵腕鎮壓的手段。

血統正確的農民之子

陶布曼在戈巴契夫傳記第一章〈童年、少年、青年〉,為戈巴契夫日後的決定提供了一些線索。
1931年出生在俄羅斯南方農村的戈巴契夫,少年時期就能駕駛大型收割機協助父親務農,辛勤勞動不只得到官方頒授的勞動紅旗勳章,並因此得到莫斯科國立大學的入學機會。
不過,這位根正苗紅的共產黨信徒,童年時期的家族記憶也影響了日後執政對暴力鎮壓的態度。
他的兩個祖父都曾遭整肅入獄:一個祖父抗拒蘇聯的農業集體化,家中保留著東正教的雕像,因為未執行上級的播種命令(因為他沒有種籽)而被捕;另一個祖父則擁抱農業集體化,家裡懸掛著史達林和列寧的肖像,但是在1937史達林的大整肅期間,官方為了湊足整肅人數也被捕了。這個共產主義的祖父入獄遭刑求的經歷,讓他對體制的不公義有了新的認識。

從鄉巴佬到總書記

戈巴契夫並不是異議份子,在許多方面他都是共產主義的忠貞信徒,勤奮不懈的人民模範。他相信社會主義的高尚原則,對財產私有化或是布爾喬亞的價值觀欠缺興趣。進入莫斯科國立大學時,「他的外表打扮和說話方式都像個鄉巴佬」,甚至「不知道芭蕾是什麼」。在KGB首腦安德洛波夫(Yuri Andropov,後來成為蘇聯總書記)的栽培扶持下,成為地方黨部的領導,逐步登上政治高峰,「他的書桌上擺的是裡頭寫了密密麻麻註記的列寧作品全套選集」。 
陶布曼似乎點出了歷史上的一個弔詭。戈巴契夫不訴諸暴力和謊言,真心要實現蘇聯政治理想,他的目標是挽救蘇聯,結果成了瓦解蘇聯的人。
最終,戈巴契夫打開了歷經共產教條七十多年洗禮的封閉社會,卻無法對多年的積疾提供解答,在動亂紛擾中,由野心勃勃的葉爾辛取而代之。
1991年5月1日,戈巴契夫與葉爾辛一同出席莫斯科勞動節慶祝儀式。(東方IC)

西方的「背叛」

戈巴契夫的背後默許下,柏林圍牆倒塌,兩德統一,但是西方世界似乎不認為有義務要提供蘇聯經濟上的援助或是給予戈巴契夫政治上的支持。美國的老布希總統跟當年的德國總理柯爾如是說:「管他的!我們贏了。不是他們。我們不能讓蘇聯人從潰敗邊緣又拿回勝利。」
陶布曼認為西方國家既缺願景、更無意願提供戈巴契夫的蘇聯類似馬歇爾的援助計劃。當時西方國家瀰漫的必勝信念,在往後將嚐到苦果。俄羅斯拋去了共產主義的意識形態,但不久又回到有威權色彩的強人政治。 

吃披薩的戈巴契夫

戈巴契夫更早的一支廣告,是擔任披薩連鎖店的代言人。在廣告影片裡,人們在一家莫斯科的披薩店裡發現了戈巴契夫帶著自己的孫女來用餐。兩名同桌顧客爭執不休,辯論起了戈巴契夫的功過。最後一名老媽媽下結論,「因為戈巴契夫,我們才有了連鎖披薩店!」於是眾口同聲讚嘆感謝戈巴契夫。
不過,廣告的情境恐怕只是一廂情願的想像。俄國人對戈巴契夫早有定論,而且多偏向負評。
在1996年戈巴契夫曾再次角逐總統,得票率是難堪的0.5%。在俄國人的心目中,戈巴契夫普遍被認定,是一手葬送蘇聯偉大帝國的罪魁禍首。根據維基百科的資料,在2012年的一項俄羅斯民調顯示,在俄國近百年來的領導人當中,戈巴契夫是最不受歡迎的一位,只有14%受訪者認同他的政策,比沙皇尼古拉二世(31%)、史達林(28%)、葉爾辛(17%)都還要更低。而普丁則明顯得到多數人的認可(61%)。
這位結束冷戰對峙,改變二十世紀的人物,下台後似乎一直是活在雙重的世界:西方國家對他廣泛讚譽尊敬,在俄羅斯聲名狼藉被人民遺棄。
參考資料:
更新時間|2023.09.12 20:25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