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2017.10.16 19:00 臺北時間

【辛西雅番外篇】異鄉人的家園

我們和辛西雅來到有「緬甸街」之稱的中和華新街,將近30年未踏進緬甸的她並未表現出鄉愁,仍是一如往常地帶著平靜的微笑。
我們和辛西雅來到有「緬甸街」之稱的中和華新街,將近30年未踏進緬甸的她並未表現出鄉愁,仍是一如往常地帶著平靜的微笑。
緬甸是多民族的國家,被緬甸政府承認的境內民族多達135個(不包括羅興亞族和緬甸華人),但自1962年以緬族為首的軍隊發動政變後,軍政府便開始迫害少數民族,因此許多位於邊境的少數民族和緬甸軍政府長期處於敵對狀態。
所謂的「泰緬邊境」,基本上屬於克倫族的傳統領域,克倫族為爭取獨立自治和緬甸政府長年交戰,戰亂下造成數十萬人逃離家園,湧入泰國避難。前台北海外和平服務團專員葉靜倫表示:「國際上有個『被遺忘危機評估指數』,包括難民脆弱程度、大眾媒體關切度、物資捐助量等,緬甸是第一名,這表示泰緬邊境這群人被世界遺忘了,其中大多數是克倫族。」

獨特的邊境生活

但多數緬甸人並不清楚邊境的狀況,「因為政府非常嚴格地掌控邊境的資訊,任何國際媒體與醫療團隊想到達這個衝突戰火區,只能從泰國邊境穿越叢林進入緬甸。」辛西雅回憶1988年因政治動亂逃向邊境時,她對邊境也是一無所知:「緬甸主流媒體釋放的消息都在指責少數民族,所以沒人知道邊境的難民營發生什麼事,就算有人知道也不會談論,因為緬甸軍隊隨時都在監聽。」
辛西雅成為難民,也注意到邊境難民的需求,「他們需要更多關注,因為健康醫療系統、教育、基礎建設等都很匱乏。」於是草創了「梅道診所」。長期在泰緬邊境協助推動教育、生態、醫療、文化等社區發展計畫的Glocal Action 全球在地行動公益協會祕書長賴樹盛認為:「對邊境的百姓來說,政府跟法律很遙遠,真實生活是沒有國界的,他們沒有身分,政府也沒有照顧他們,所以才會有梅道診所。」
辛西雅(左)創辦的梅道診所除提供免費醫療外,也開設孤兒院和教育學校,為異鄉人打造得以安定的家園。(辛西雅提供)
邊境生活不同於泰國和緬甸,那裡就是克倫族的生活樣貌,也發展出獨特的生活型態與經濟模式。「很多邊境的人沒有身分,也很窮,渡河到泰國是為採買東西、打工,或到梅道診所看病,都和生活直接相關。」曾在梅道診所擔任5年志工、並協助建立醫療資訊系統的工程師許明章說,泰緬邊境僅隔一條湄河,寬度不到100公尺,「如果走泰緬友誼大橋渡河,要買日票1天400元,但他們都很窮,那邊有大型橡皮圈,漂過去不用錢;也有交通船,1次20泰銖;游泳也可以,如果是乾季,深度只到大人腰部,走路也可以,反正大家各憑本事直接渡河到對岸,警察看到也不會抓。」

無法回「家」的人

隔著湄河,一邊是「家鄉」,一邊是生活所在,然而這個「家鄉」似乎很難回去了。
辛西雅身旁的友人幾乎不太過問她緬甸家人的事,「緬甸還沒開放前,她20幾年無法跟家人聯繫,因為怕造成家人麻煩,我覺得提這件事情會讓她傷心,所以不會去問,只知道她大部分親人都過世了。」多年好友芭提妮說。
離開緬甸30年的人是否想家?我們還是問了。回答問題前,她先釐清何為「家鄉」,「我在毛淡棉長大,有時會想念那裡。我大學在仰光的醫學院受訓,很多來自緬甸不同省分多元族群、多元語言的同學,我也想念那裡。家也可能是父母原本的家鄉,但我沒在那裡住過。」她接著露出靦腆的笑容:「但我也在美索成長很多年 ,所以美索變成我們第2個家。」
是的,邊境不再是異鄉;經過30年努力耕耘,她把邊境打造成異鄉人的家園。
更新時間|2023.09.12 20:25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