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2018.03.15 16:27 臺北時間

演技精湛!「女版賈伯斯」被控詐欺 矽谷新創神話破滅

Theranos創辦人伊莉莎白霍姆斯(圖左)過去是各式科技大會的座上客。圖為2015年9月29日與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中)、前美國總統柯林頓(右)出席「柯林頓全球倡議大會」。(東方IC)
Theranos創辦人伊莉莎白霍姆斯(圖左)過去是各式科技大會的座上客。圖為2015年9月29日與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中)、前美國總統柯林頓(右)出席「柯林頓全球倡議大會」。(東方IC)
美國證管會(SEC)以「鉅額詐欺」(massive fraud)罪名控告伊莉莎白霍姆斯(Elizabeth Holmes),雙方星期三(3/15)達成和解協議。
她創辦的Theranos公司,曾是市值超過九十億美元,號稱矽谷最大的生技獨角獸,公司董事不乏赫赫有名的政商人士。霍姆斯本人也被譽為女版「賈伯斯」,不過繁華夢一場,如今面臨罰款和交出公司的控制權。
總部位於美國加州Palo Alto的血液檢測公司Theranos,在短時間內迅速竄起,不過這頭新創獨角獸超過九十億美元市值也在短時間內灰飛煙滅,遭美國證管會控告涉及鉅額詐欺。(東方IC)

Theranos的故事,對矽谷是重要的一課。試圖革新與顛覆產業的創新者,必須誠實告知投資人他們的科技今天能做到什麼,而不只是希望將來能做到什麼。

新創夢一場 「女賈伯斯」涉詐欺

伊莉莎白霍姆斯在與美國證管會針對民事詐欺罪名達成和解,她被指控涉嫌欺騙投資人,誆稱公司具備革命性的血液檢測技術,吸金超過七億美元。
霍姆斯本人就起訴內容與證管會達成協議,同意支付五十萬美金的罰款、退還公司數百萬股票、放棄在Theranos公司控制權、十年內不擔任上市公司的管理階層。
這個協議也是對矽谷往往浮誇不切實際的「新創夢」,下了一個不甚光彩的註腳。

十九歲輟學創業 飛速躋身科技新貴

伊莉莎白霍姆斯獨特的新創理念和簡約風格造型,過去是媒體熱議焦點。涉及民事詐欺罪名讓當初吹捧她的新聞標題顯得格外諷刺。《Inc》雜誌封面
今年三十四歲的霍姆斯,和許多矽谷的創業新貴走類似的人生路程。
十九歲自史丹佛輟學,在矽谷創辦了Theranos,目標是推動血液檢測的革命。這家公司宣稱開發出數十種疾病的血液檢測方法,只需指尖上輕刺的一點血液,就可以完成實驗室數百次的測驗,價格只需傳統血液檢測的十分之一。
而霍姆斯本人也同樣受到媒體大幅關注,年輕貌美、喜歡穿著黑色高領棉衫,亮眼造型和極簡風格令人過目不忘。不僅是諸多科技大會的焦點人物,也曾登上《富比世》、《財星》雜誌封面。Theranos的破壞式的創新模式也被譽為「科技人性化」和「創新人性化」的典範。
公司的市值在短短幾年內迅速膨脹,公司董事會名單也多是大有來頭。現任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James Mattis)從2013年起開始擔任Theranos的董事,直到被川普提名為國防部長前不久才辭職。另外董事會的成員還包括了兩位美國前國務卿季辛吉(Henry Kissinger)和舒茲(George Shultz),另一位前國防部長裴利(William Perry)及幾位國會議員。(據華爾街日報報導,前國務卿舒茲的孫子泰勒舒茲也曾經在Theranos任職,他曾質疑Theranos的科技並向加州監管單位舉報,還因此導致了舒茲祖孫倆人反目。)

神話變騙局 矽谷「血」的教訓

Theranos宣稱簡易、廉價的血液檢測,如今受到美國監管單位的嚴格檢驗。(Theranos公司網站)
人人追捧的這頭矽谷獨角神獸,終究露出了馬腳。2015年,《華爾街日報》一系列報導揭露這家公司的科技其實大有疑問。Theranos自家口中的神奇而強大的科技,不過是演技精湛的魔術表演。技術的準確性和可行性明顯誇大不實,也被監管機構盯上。
在美國證管會這次提出訴訟之前,已經有一家對沖基金Partner Fund Management和美國大型連鎖藥局沃爾格林(Walgreens)在2016年與Theranos達成和解協議。沃爾格林終止了和Theranos的合作關係,隨後Theranos也被衛生監管部門開罰,血液實驗室營業執照被吊銷,並且公司不得在兩年內主持實驗室的運作。
這次美國證管會的指控,揭露了更多Theranos誘使投資人出資的手法。例如,他們會幫潛在的投資人進行血液檢測,在他們指尖上採取血液樣本然後用公司開發的「愛迪生」驗血機進行檢驗,向投資人展示這項科技的強大。但是事實上,絕大部分的檢測結果是來自傳統的檢驗儀器(大概比例是94%)。
同時證管會也提到,霍姆斯跟媒體誇大了這項科技的功能和適用性,藉由媒體的曝光來籌募更多資金。霍姆斯曾向投資人誆稱,公司的機器曾被美國國防部廣泛應用於阿富汗的戰場,並宣稱公司在2014年會創造一億美元的營收。(該公司2014年實際總營收為十萬美元。)
美國證管會指控的對象也包括Theranos的前主席巴瓦尼(Ramesh Balwani)。巴瓦尼已經在2016年離職。由於巴瓦尼未和證管會達成和解協議,因此這個訴訟將在美國聯邦法院持續進行。
參考資料:Wall Street Journal,Guardian
更新時間|2023.09.12 20:26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