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2018.05.21 13:13 臺北時間

去海裡摘菜? 與自然共生的食物新來源

從抓魚的漁夫變成種「菜」的農夫,史密斯期待他的海上垂直農場可以創造工作機會、提供健康食物來源、並協助恢復海洋生態系。(東方IC)
從抓魚的漁夫變成種「菜」的農夫,史密斯期待他的海上垂直農場可以創造工作機會、提供健康食物來源、並協助恢復海洋生態系。(東方IC)
美國《六十分鐘》電視節目,最近介紹了漁夫變農夫的故事。
節目的主持人史塔爾(Lesley Stahl)搭著研究船到西雅圖的外海。船在海中央停了下來。四周除了幾個不顯眼的浮筒,只見茫茫大海。接下來是有點讓人
意想不到的畫面,研究人員隨手從海裡摘了幾片海萵苣(sea lettuce,又名石蓴),然後就和主持人兩人津津有味吃了起來。這些直接可食用的「生菜」外表黏滑翠綠,味道帶著海水自然的鹹味。
根據主持人的說法,它們不只是人類未來食物的來源,也能為保護地球生態做貢獻。
這項實驗是由「普吉特海灣保育基金會」推動,目的是研究如何利用栽培海洋植物,來對抗日益嚴重的海洋酸化問題。
除了達到清潔海洋的目的,藻類也能拼經濟創造新就業、協助應付人口增加帶來的糧食問題。根據科學家的說法,海萵苣可成為綠色蔬菜的另類替代品:它富含維生素C、植物蛋白、鈣和鐵,向來是人魚們(海牛)喜歡的食物。
海帶有時被當成是海上活動的煩人困擾,不過它現在也是許多科學家、消費者、漁民心目中的解決方案。
人類活動導致海洋生態的崩潰,最終受害的也是人類。加拿大紐芬蘭的漁夫史密斯(Bren Smith)對這一點有深刻的體驗。他親身見證了濫捕造成北大西洋的鱈魚漁獲在九零年代大量消失,也讓自己的生活頓失依靠。
隨後他成功轉型,在長島灣從事牡蠣和蛤蜊等貝類養殖。他利用放在海床的籠子養殖牡蠣,不過頻繁出現的颶風災害會帶來大量海洋沈積物,摧毀牡蠣的收成。
科學家們說,海洋漁業和養殖的傳統方式,在如今環境條件下已越來越難以為繼。我們需要二十一世紀的新策略。
於是史密斯再度轉型,從漁業到養殖業,如今他當起了海上的「農夫」,經營多元的海上農場。透過康乃狄克海洋科學家亞里許(Charles Yarish)的協助,他種植藻類做為食物來源以及海洋整治的手段。
他設想的是一套垂直式的海洋養殖。他自己形容這是「立體三D水產養殖場」。它在水面上是一些水平的繩索,用可抗颶風的浮筒固定。水面下是藻類,由連接到水底的浮筒固定它們的位置。水中懸掛的網子可用來養殖扇貝和淡菜等貝類。置於海床上的蛤蜊和牡蠣的養殖籠也與水面的繩索相連結。
史密斯所設計的「三D立體垂直農場」。(東方IC)
他的「頂針島海上農場」總面積約40英畝,但從海岸看去並不易發現它的存在。農場總共養殖了兩種藻類、淡菜、牡蠣、扇貝。除了供應食物來源之外,這個海上的農場也可以協助抵擋海上的風暴潮,並提供其他海洋生物的棲息地。
海帶這類的水中植物可以緩和海洋面臨的一些問題。史密斯說,藻類不同於其他作物的栽培,它們是「零輸入的食物」(zero-input food),意思是它從陽光和海洋吸取它所有的養分,它們生長快速而且完全不需要灌溉、施肥、除蟲、或是耕種的土壤。
藻類對海洋生態也帶來幫助。海帶吸收溶於水中的氮和磷,它們原本是土地耕種過程中最後被送入海中的廢棄物。此外,它也可以吸收和封存水中的二氧化碳,緩和海洋酸化和全球暖化的效應。而且海帶富含養份,除了提供人類飲食,也是理想的土壤肥料和動物飼料。
史密斯希望自己的垂直農場可成為新的產業型態。他在2013年成立了非營利組織GreenWave來訓練海上「農夫」,提供他們兩年的相關支援。他的「三D養殖場」本身是開源的模式,任何人都可以上網使用或是提供自己的設計。
史密斯說三D農場基礎設施簡單,作物可用來生產糧食、肥料、飼料、醫療化妝用品,還可以過濾有害污染物封存二氧化碳,支持生物多樣性。(東方IC)
按照史密斯的說法,大約三萬美元的資金、一條船、和一份臨岸的20英畝海床租約(需經美國州政府和陸軍工兵團的核可),你就可以開始自己的三D養殖場。在五個月內,養殖場每英畝估計可生產10-30噸的海帶,和250000隻蛤蜊與牡蠣。
GreenWave也協助海帶的消費與產品研發,和一些廚師合作開發海帶的可口菜餚。史密斯說海洋中有上萬種可食用植物,目前被放上餐桌的只是極小一部分,所以開發新的作物充滿潛力。
參考資料:CBS
更新時間|2023.09.12 20:26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4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