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2018.07.21 13:08 臺北時間

【全文】駱以軍散文跨界升級 《小兒子》動畫尋找全球親情共鳴

蘇麗媚(右起)、史明輝與駱以軍共同孵育夢田文創《小兒子》跨界創作計畫。(夢田文創提供)
蘇麗媚(右起)、史明輝與駱以軍共同孵育夢田文創《小兒子》跨界創作計畫。(夢田文創提供)
在美國播出30年的《辛普森家庭》、日本最高收視《櫻桃小丸子》、獲安錫大獎的香港《麥兜》系列,3組不同國家文化的角色,皆以家庭為題材,通過動畫的形式,在全世界引起觀眾強大的共鳴。
夢田文創執行長蘇麗媚看準親情的普世性,改編獲多項文學獎的作家駱以軍散文集《小兒子》,發展出動畫、舞台劇、繪本及主題書店;金馬動畫導演史明輝則負責將文本圖像化,成功掌握台灣家庭的獨特情感,將是《小兒子》未來代表台灣動畫影集的關鍵。

《小兒子》啟動IP發展

  • 2014年1月:集結駱以軍臉書文字出版散文書
  • 2018年7月:推出史明輝導演的動畫影集
  • 2018年8月:出版同名繪本
  • 2018年9月:黃致凱導演同名舞台劇
  • 2018年下半年:主題書店於高雄推出
動畫《小兒子》中,爸爸、媽媽、大兒子、小兒子的形象,全由史明輝組成的10人團隊負責。(夢田文創提供)
散文《小兒子》,是曾經獲紅樓夢獎世界華文長篇小說首獎、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等重要文學獎項的作家駱以軍,笑稱為「含金量零」的著作,卻也是他2010年學會電腦打字後,在臉書一點一滴記錄父子3人的相處之作。對於《小兒子》能改編成4種作品形式,他感動地說:「大人漸漸變老,孩子漸漸長大,小兒子除了可以停留在書本文字,還能用別的形式讓小兒子停止長大,覺得很幸福。」
蘇麗媚2010年創立「夢田文創」,戲劇製作之餘,更積極尋找原創故事,以實驗方式進行文化產業研發,繼《書店裡的影像詩》紀錄片、開設獨立書店,去年亦開啟《小兒子》跨界創作計畫。她選定駱以軍的作品,除了因為他是台灣重要文學家,更因為「文學」對一般大眾來說是有距離且不易親近的,但《小兒子》簡單又不平凡,「所以我選擇這本書作為IP開發。」
動畫《小兒子》中,爸爸、媽媽、大兒子、小兒子的形象,全由史明輝組成的10人團隊負責。(夢田文創提供)
以《小兒子》文本改編出的4種作品形式:動畫影集、繪本、舞台劇,在今年7至9月依序推出,接下來將在高雄青年路上成立主題書店,此一跨界創作計畫,總投資額超過5,000萬元。為何製作動畫及繪本?蘇麗媚強調:「動畫不受限的想像力及創造性,可以讓小兒子永遠不長大,再加上繪本加持,運用圖像讓原本文字魅力跨界升級,也能創造更多親子共讀共享的樂趣。」
《小兒子》動畫找來曾獲金馬獎最佳創作短片、亞太影展最佳短片的史明輝負責導演、編劇。投身動畫製作逾20年,現為台北藝術大學動畫系主任,史明輝長期觀察發現,大多台灣動畫公司僅埋頭做自己的原創:「故事在市場上未經熱身,大眾接受度偏低,還得製作兼行銷,真的很辛苦。」
《小兒子》舉行創作發表記者會,世新大學副院長陳清河(左起)、印刻出版社副總編輯江一鯉、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發展司司長徐宜君、作家陳雪、舞台劇導演黃致凱、夢田文創執行長蘇麗媚、作家駱以軍、動畫導演史明輝共同出席。
駱以軍有高知名度,行銷宣傳占優勢。加上故事豐富有趣,人物形象鮮明,為角色個性打下基礎。
史明輝曾與自然生態作家劉克襄合作,將動畫《小水滴的奇幻旅程》結合劉克襄於沙漠旅行的經歷,推出繪本《小蜥蜴的回憶》,是他2度與文學家合作,「駱以軍已有高知名度,加上《小兒子》散文銷售頗佳,在行銷宣傳已占優勢。它的故事豐富有趣,爸爸、媽媽、大兒子、小兒子都形象鮮明,為角色人物個性打下基礎。」而最有挑戰性的在於造型、視覺、顏色,並營造整體動畫的風格。
史明輝創作的《寂寞碼頭》展露捕魚人的強悍與刻苦,獲亞太影展最佳短片、高雄電影節國際短片競賽台灣首獎、加州國際動畫影展3D類獎肯定。(紅色外星人工作室提供)
在原有故事基礎下,史明輝以三幕劇形式改編,將角色人物誇張化,劇情更具張力,並以北藝大畢業學生為主,組成包括6名動畫師在內的10人製作團隊。以「親自指導,團隊發想」的方式作業,規定每位成員看過故事後,都得畫出角色的造型,再從中挑選。
「前製編劇時與夢田文創多次溝通,才進入分鏡、動態腳本,這時配音和配樂再加進來,每集3分鐘平均要花2個月製作。」史明輝表示,《小兒子》動畫影集預計推出15集,第一季6集已在公視、愛奇藝、Line TV等播出,並已談妥在日本「C-POP TV」網路平台及「Viki : Asian TV Dramas & Movies」國際平台播出,其餘9集仍在趕工製作。
《小兒子》與《辛普森家庭》具備相同受歡迎條件,有發展為代表台灣動畫影集潛力。
美國福斯廣播公司播出的《辛普森家庭》,風靡全球30年魅力歷久不衰。(東方IC)
談到各國以家庭為故事軸心發展出的動畫,史明輝認為,這些不足為外人道的家庭瑣事,能打破文化差異,引起廣大觀眾的共鳴,除了藝術,最重要的就是情感。「《小兒子》真實呈現駱以軍的家庭,每個細節可能是所有家庭都會發生的,有拉距、衝突、也很逗趣,這樣的溫情與親情,可以讓觀眾感同身受。」
動畫產學經驗豐富的史明輝認為,《小兒子》其實與《辛普森家庭》等知名動畫具備相同受歡迎的條件,也有發展為代表台灣動畫影集的潛力。「原創動畫在台灣市場小,收視群有限,回收資金不容易,但蘇麗媚希望經營《小兒子》長遠的生命,開拓成具國際性的IP,認為5年之內能夠看到成果。」
駱以軍也表示,看到《書店裡的影像詩》後,發現蘇麗媚總是認真看待台灣每個角落每一顆極微小的珍珠,因此很放心地將《小兒子》交付給對方。他笑說,《小兒子》在自己眾多作品中並不算「正規軍」:「但可能就因為它夠輕鬆、超耍寶、很寫意,攜帶的訊息量不龐大,做為IP發展跨領域比較容易被大眾接受吧!」
作家駱以軍為人風趣健談,笑稱《小兒子》是自己著作中「含金量零」的作品。
打趣用「被臨幸」來形容與蘇麗媚、史明輝等人的跨界合作,駱以軍完全不介入《小兒子》的改編工作,並直言「原著」對他並不重要:「作品經得起時光的延展,才有可能發展為成功的IP,如同大眾熟知的《紅樓夢》《西遊記》及金庸、張愛玲的作品等,每次改編成影視作品都可能極為不同。對我來說,作品能以不同的形式被改編,是件很榮耀、很快慰的事。」
《小兒子》動畫預計報名包括柏林短片影展等兩百多個國際影展,目前確定入圍印度班加洛短片影展、俄羅斯國際動畫影展,並入選洛杉磯國際影展及義大利羅馬國際短片影展競賽。蘇麗媚希望藉著這部動畫影集與社會對話,也期許能再次將台灣作品推到世界各地。
在動畫產學耕耘逾20年,史明輝導演期望《小兒子》能成為代表台灣的動畫影集。

動漫大導 史明輝

  • 1968年生
  • 紐約普列特藝術學院碩士
  • 加州藝術學院實驗動畫研究所碩士
  • 現任台北藝術大學動畫系系主任

 

重要作品

  • 2007年:《飛越藍調》獲金馬獎最佳創作短片
  • 2011年:《小水滴的奇幻旅程》入選義大利國際電視暨多媒體影展國際觀摩短片
  • 2012年:《願快樂》獲希臘Corfu動畫影展評審團大獎
  • 2013年:《寂寞碼頭》獲亞太影展最佳短片、高雄電影節國際短片競賽台灣首獎、加州國際動畫影展3D類獎
更新時間|2023.09.12 20:27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