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2019.02.21 05:58 臺北時間

【哲學S01E07】人心才不難測?哲學的「猜心術」大解密

我們常常對家人、伴侶或孩子說:「真不知道你腦袋裡都裝些什麼?」哲學的行為主義思考,要討論人類是不是真的內建「猜心術」。猜心術猜的是心,還是身?
我們常常對家人、伴侶或孩子說:「真不知道你腦袋裡都裝些什麼?」哲學的行為主義思考,要討論人類是不是真的內建「猜心術」。猜心術猜的是心,還是身?
早起的鳥兒有蟲吃啦!自今天起,「鏡文化為你朗讀」Podcast頻道的所有節目,提前至早上6:00上線,不管你是6點起床的早鳥,還是11點起來的晚鳥,都可以隨時收聽。好好玩第一季節目將要到尾聲,邀請大家來填問卷,抽獎品!詳細活動辦法在本篇文末。
上週介紹了語言行動理論,破解「光是說話就能做事」的奧秘。今天的節目要來聊聊人心,俗話說:「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也有另一句話說:「人心隔肚皮。」這些說法都告訴我們,別人的心靈是無法被認識到的。但有些哲學家不這麼認為,今天就來看看這些哲學家們的說法。

心裡的苦誰人知?莊子與惠施「濠梁之辯」

首先來考察一下自己的內心。我的內心世界似乎只有我自己能認識到。假設今天我牙齒痛,這個痛的心理狀態我是可以直接察知的,別人無法直接體驗到。又或者我今天心情不好,這個鬱悶的心情也只有我自己知道,就算我告訴你,你也體會不到,畢竟你不是我。一個古老的故事把這個狀況刻劃得很好:莊子與惠施的「濠梁之辯」其實就觸及了這個問題。話說兩人在橋上看風景,莊子看到水中的魚,便與惠施有下述的對話:
莊子:魚在水中悠然自得,很快樂呢!
惠施:你又不是魚,怎麼知道魚很快樂呢?
莊子:你又不是我,怎麼知道我知不知道魚很快樂呢?
惠施:我不是你,所以我不知道你知不知道魚很快樂;你不是魚,所以你也不知道魚快不快樂,我的說法是一致的。
莊子:請回到一開始的問題。你問我怎麼知道魚快樂,已經預設了我知道魚快樂才問我的,我是在橋上知道的。
讓我們先假定魚可以跟人一樣擁有快樂的心靈狀態。惠施假定人的內心是它人不可測知的,心靈是主觀的事物,對於內心世界的一切,只有當事者自己才能知道,其他人無法直接察知。換句話說,心靈並不是一種可以公開被所有人觀察的事物。這個假定似乎非常合理,就算我們能像某些科幻電影設定的那樣,侵入別人的內心;但嚴格說來,我們仍然沒有脫離自己的內心來認識別人的內心世界。這也難怪會有「人心難測」這種說法了。

身由心生?哲學家討論的行為主義

但仔細想想,我們真的沒有辦法知道別人在想什麼嗎?回到濠梁之辯的例子,為什麼莊子能夠知道魚很快樂?我個人的解讀是這樣:請注意莊子是怎麼描述魚的,他說魚悠然自得。換句話說,莊子是因為在橋上看到魚在水中游來游去的樣子,據此判斷魚很快樂,才會說自己是在橋上看魚的時候知道的。當一個人處於快樂的心情,會表現在外在的行為,否則也不會有「手舞足蹈」這句成語。類似的狀況當然也可以發生在魚身上。
沿著這個思路來看,我們的外在行為其實反映了內心世界。當一個人牙痛的時候,他會面容糾結、用手摀著面頰並呻吟;當一個人心情低落的時候,他的動作會變得緩慢,做什麼事都有氣無力,也不會有笑容;當一個人緊張的時候,他會很緊繃,身體也會僵硬。我們的行為暴露了心思。
哲學家把這種立場稱為行為主義。由於行為是可以公開被觀察與檢視的,心靈便不再屬於私密的領域。行為主義大概可以分為兩個層面來看。首先是語意分析的層面。行為主義可以解釋當我們使用與心靈有關的語言時,所指的到底是什麼意思。 哲學家維根斯坦曾經提出過一個「盒中甲蟲」的比喻。假想每個人手上都有一個盒子,每個人都只能看見自己盒子的內容物,而看不見其他人的。當每個人都說自己的盒子內有一隻甲蟲時,你怎麼能知道別人的「甲蟲」指的就是你所認知的甲蟲呢?也許別人的盒子內裝的是蝴蝶,或根本是空的。同樣的,當別人說:「我很痛!」「痛」這個心理狀態也是私有的,就像盒中的甲蟲,這個字究竟表達了什麼意義,只有說出這句話的人才能知道。如果是這樣的話,任何關於心靈狀態的語句便無法擁有跨人際的意義,因為我們無法真正理解別人使用這類語言時背後的意義。
行為主義可以解決前述問題。按照行為主義的觀點,任何關於心靈狀態的語句都可以重新用行為來表述。因此當一個人說他很憂鬱,這句話的意思是指他會展現出某些外在行為,例如腳步沉重、眉頭深鎖、有氣無力等等。由於行為是公開可被觀察的,這樣重新表述的語句能夠傳達跨人際的語言意義。談論心靈,其實就是在談論行為。

轉說為演的寫作技巧: 不要寫「他很快樂」,要寫快樂的行為

在文學寫作中,出現過很類似行為主義的想法。曾經有一種很盛行的寫作技巧叫做「轉說為演」,意思是,當小說家在刻劃故事人物時,盡量不要直接用心理性的語句去描述角色的內心,而應該呈現角色的外顯行為,讓角色用演的把他的內心演出來。例如,當作者想要表達某個故事角色很憤怒時,不應該直接說:「他很憤怒。」而應該用角色的外在行為來表達憤怒。例如:「他握緊拳頭,指關節開始泛白。」
當小說家大量使用心理性語句來說故事時,會發生很類似「盒中甲蟲」的狀況。作者說某角色很「快樂」,但我們對他的快樂一無所知;他的「快樂」指涉到盒子裡面,我們看不見的私有領域,因此難以產生可理解的意義。當這樣的描述愈來愈多時,角色的輪廓反而變得愈來愈模糊。無法適當使用轉說為演的小說家,常被視為是拙劣的作家,因為這代表他可能沒有足夠的觀察能力,將心靈狀態轉譯成對應的外顯行為,言下之意就是他對人心的了解不夠透徹。反過來說,當一名小說家接受了轉說為演的教條時,他無形中就接受了行為主義的語意分析,也就是接受任何有意義的心理性語句都可以被行為性語句所定義。 

心靈=行為?

不少行為主義者會進一步接受一件更驚人的事:心靈等於行為。所謂「痛」的心理狀態,其實就是外在行為,例如皺眉或呻吟外。心靈不但不是一個可以獨立於外顯行為而存在的事物,它就是外顯行為。傳統上,法國哲學家笛卡兒的二元論主張世界上只有兩種事物存在:心靈性事物與物理性事物。以人來看,就是身體與心靈。這樣的二元論觀點被英國的行為主義者萊爾猛烈批評,他認為笛卡兒在說的心靈根本就是「機器中的鬼魂」,也就是Ghost in the machine。機器怎麼會有魂魄呢?它是個不該存在的東西。那麼以人來說,心靈的概念也不該用笛卡兒的二元論觀點來看待,所謂的心靈其實就是外在行為。
「機器裡的鬼魂」這個形容後來在哲學中變得十分知名,影響了一些流行作品。例如日本漫畫家士郎正宗的作品《攻殼機動隊》,原名就叫做Ghost in the Shell。Shell指的是軀殼,「軀殼中的鬼魂」指的就是人的心靈。在故事中,因科技的進步而發展出機器化、電子化的軀體。當一個人的肉體毀壞但意識尚存時,便可以在機器的身體中繼續存活下去。這種軀體中的心靈就是軀殼中的鬼魂。此處哲學上的指涉,也讓《攻殼機動隊》成為充滿哲學意涵的作品。

批評行為主義的人說… …

行為主義雖然盛極一時,但也受到不少批評。我們重新考慮一下「人心難測」這句話。當我們說「人心難測」的時候,意思可能並不是說在任何時候我們都無法知道別人在想什麼。在大部分的時候,我們的判斷依據的確是別人表現出來的行為。但在某些時候,一個人的外顯行為與他的內心會不一致。有些哲學家用「超級斯巴達人」的例子來說明。眾所皆知,斯巴達的軍事訓練十分嚴格,男孩子從小就要接受嚴格的訓練,不管受到多嚴酷的對待都不能把痛苦表現出來。現在設想有比斯巴達人更強的超級斯巴達人,無論接受多麼嚴苛的訓練都能表現得極度淡定。他們的內心的確感受到痛苦,但絲毫沒有展現在行為上。超級斯巴達人的存在,說明了行為主義的分析是有問題的。其實,即使不用上超級斯巴達人的例子,一個人會隱藏自己的內心,也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狀況。以上這些都對行為主義構成了挑戰,也讓哲學家重新思考內心世界與外在行為的關聯。
在下一集的節目中,我們要談談科學。做科學有一套方法,當我們發現一個待解決的問題時,該遵循什麼樣的步驟解決它呢?這套步驟就是所謂的科學方法,既簡單又實用,也可以用來解決生活中的許多疑難雜症呢!下週我們會舉許多有趣的例子一起來探究這個問題。下個星期四再見。

鏡文化大放送!填問卷抽獎品

《語言好好玩》 x 《哲學好好玩》 x 《心理學好好玩》,第一季節目即將進入尾聲。感謝各位好好玩之友在空中的支持。經過十週的認識我們也想聽聽大家的聲音~只要填寫各節目問卷,就有機會抽中 #鏡文化 深受大家喜愛的專欄新書《吃便當》

➽活動時間:2019.2.20(三)-3.10(日)23:59截止。 3.11(一)上午公布得獎名單。

➽活動辦法: 只要填寫各節目問卷,填完後留下連絡信箱或手機,每個節目都提供三本獎品抽出幸運兒。數學老師說:三份問卷都填,中獎機率會大大提升唷!

✎「語言好好玩」問卷:www.surveycake.com/s/8anNK

✎「哲學好好玩」問卷:www.surveycake.com/s/7kneB

✎「心理學好好玩」問卷:www.surveycake.com/s/9knvq

--註1:本活動歡迎世界各地的讀者給我們意見回饋(寫什麼語言我們都會試圖理解),但是礙於寄送問題,中獎者若無在台灣國內可寄送的地址,獎品將候補給下一位幸運兒。

--註2:若三個問卷都填,就有三次中獎機會;然而為求公平,若已中獎,第二份再中獎,便將機會順延給下一位。

--註3:本活動需留下聯絡方式,若未留聯絡資訊或公布後24小時內未回覆,視同放棄資格,將自動遞補下一位得獎者。

聽「鏡文化 為你朗讀」聲音頻道

  • 用iPhone訂閱:goo.gl/WQVkRS
  • 若為Android系統使用者,可下載Google Podcasts或其他聆聽Podcast的軟體,並搜尋「鏡文化 為你朗讀 / Mirror Culture」

還不知道什麼是Podcast?

Podcast(播客)是一個可以用手機訂閱的聲音頻道。訂閱「鏡文化為你朗讀」後,只要有新節目,手機就會自動幫你下載。讓我們的聲音,陪你度過各個你通勤、跑步、洗碗的零碎時間。網頁版的用戶,也可以鏡週刊文化版官網,看到我們最新的節目。

💗 給我們5顆星的評價跟愛的鼓勵:goo.gl/yzh6Vk

更新時間|2023.09.12 20:29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4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