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2019.04.29 06:40 臺北時間

【YouTube的背叛(下)】失控網紅讓YouTube改走安全路線 何處是創作者的新家?

網紅Logan Paul將自殺男子屍體影片上傳YouTube引發喧然大波。
網紅Logan Paul將自殺男子屍體影片上傳YouTube引發喧然大波。
2017年以來,YouTube加強影片內容管控,導致許多YouTuber抱怨流量下滑,賺不到錢,付出與收穫不成正比。事實上,Facebook、Twitter等社群平台,面對氾濫的假新聞與極端主義內容,也在輿論壓力下加強內容控管。YouTube平台向來鼓勵獨特、原創內容,但也因為這樣的開放,導致許多網紅走了極端,具有爭議的內容引起輿論撻伐,逼得YouTube不得不開始以「闔家歡」為影片檢核標準。
當YouTuber,是許多年輕人的夢想職業。
2006年,Google以16億美元收購YouTube後,YouTube成為素人創造者的圓夢舞台。2011到2015年,可以說是YouTube欣欣向榮的尖峰時期,不管是喜劇演員、作家或表演者,都可以在這個平台上創作獨一無二的娛樂形式,成為主流,名利雙收。
YouTube的成功,來自於開放的定位,幾乎任何人都可以上傳自製內容,YouTube本身並不需要操煩優質內容哪裡來。
但正是這樣的開放,替YouTube帶來了麻煩。如今,每分鐘就有450小時的影片上傳到YouTube。任何人都可以匿名上傳影片,恐怖分子的招募影片和導性的陰謀論影片通通可以上YouTube,而且這些令人不安且危險的內容甚至還可以播放廣告。這樣的現象,讓廣告商變得緊張。
2017年2月,YouTube一哥、Kjelberg在自己的影片中因為反猶太主義的評論,引發喧然大波。廣告商開始乾脆放棄YouTube。為了挽救廣告商,YouTube加入打擊仇恨言論的行列,推出了「守護合作夥伴計畫」(YouTube Partner Program Safeguards),祭出多項指標和篩選標準來進行內容把關。新政策上路第一周,就有50個頻道因為涉及暴力、性以及其他不適合青少年觀眾的內容而遭到停權,數千部影片遭到刪除,而這些影片合計有好幾十億的觀看次數。YouTube隨後也緊接著更新「友善廣告客戶」政策(advertiser-friendly),移除不適當內容的影片,以免廣告商不小心誤踩地雷。
YouTube雙管齊下,大刀闊斧管制影片內容,許多獨立創作者因為內容不符標準,廣告收入銳減,創作者社群開始感受到某些內容被妖魔化的壓力。Kjelberg的個人錯誤,卻如同蝴蝶效應衝擊整個YouTube創作者生態,讓大家跟著付出代價。
但彷彿這樣還不夠慘。2018年,另一位網紅又出包了。這次是從6秒短影片平台Vine移民到YouTube的Logan Paul。Logan以惡整影片崛起,因為吸睛有收視率,因此一度被YouTube吹捧為年度明星,積極將Logan推給廣告商,連運動龍頭品牌NIKE的廣告都曾出現在Logan的惡作劇影片上。
Logan的惡作劇影片遊走在爭議邊緣,為了突破1.5億的瀏覽量,Logan走了極端。2018年,Logan和朋友來到日本參觀,在一處森林發現了一具自殺男人的屍體。Logan竟然拍下了屍體,還上傳影片,無腦的舉動果然引爆輿論反撲。這次YouTube火速宣布新的制裁方案,提高了廣告合作夥伴計畫的門檻,降低可以透過廣告賺取收益的影片數量,這意味著未來能透過原創內容賺錢的YouTuber將愈來愈少。
為了打擊極端內容,安撫廣告商,YouTube選擇用更多音樂節目、深夜脫口秀等安全牌取代曾代表YouTube核心創作文化的原創頻道。
許多創作者感到YouTube已經不是自己的「家」了,該離去還是繼續,成為許多YouTuber的掙扎。
資料來源:The Verge
更新時間|2023.09.12 20:29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