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2020.04.14 05:58 臺北時間

長期由同批人評審 金穗制度引發批評

本屆金穗獎評審團主席為《我們與惡的距離》導演林君陽,他4年來已3次擔任評審。(國家電影中心提供)
本屆金穗獎評審團主席為《我們與惡的距離》導演林君陽,他4年來已3次擔任評審。(國家電影中心提供)
為落實金穗獎鼓勵新銳和實驗精神的宗旨,主辦單位今年不僅改變賽制,增設固定的最佳導演獎,同時也放寬社會人士的報名和參賽資格。
以往一般組僅開放給具中華民國籍者,現在只要有台灣居留證就可以報名。而以前學生組入圍作品,若演員或工作人員不具學生身份,就不能參加個人獎競賽,如今只要具中國民國籍或台灣居留證,都可角逐。
策展人胡延凱解釋:「每年學生組討論到個人單項獎時,都有優秀參賽者因不具備學生身分被排除在外,讓評審很苦惱。」為維持給獎的公平性,實踐金穗獎鼓勵新銳的精神,才改變規則。
金穗獎以鼓勵新銳和實驗精神為宗旨, 《隱匿的方寸空間》以簡約線條搭配反差色調,奪得今年學生作品類最佳動畫片獎。(國家電影中心提供)
金穗獎被視為踏入電影圈的門票,不少優秀導演都以此為起步,評審的獨具慧眼功不可沒。然而,今年得獎名單公布後,引發評審制度的討論。因評審長期由同批人連任,有違金穗獎鼓勵創新與品味多元的精神。以本屆主席《我們與惡的距離》導演林君陽為例,4年來已3次擔任評審。
胡延凱日前接受本刊專訪,曾透露評審團組成程序:「通常評審成員包含編導、製片或攝影等幕後人員,歷屆得獎者、影評人或影展工作者。我們先建立建議名單,以去年或前年的為基礎,視情況調整。」接下來,由文化部影視音產業局從名單中挑選出一半的評審。
胡延凱說:「影視局會在每個領域裡列出邀請評審的先後順序,如果前3順位都不行,還有備取順位,我們再據此順位名單邀約。」挑選出7位評審後,由成員互相推舉1位召集人,負責主導會議的進行和對外發言。
更新時間|2023.09.12 20:34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