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2020.04.28 05:58 臺北時間

《與惡》後再度針砭台灣社會 《誰是被害者》暗藏企圖

導演莊絢維(右)、陳冠仲(左2)聯手執導,拍攝過程中兩人不時和演員溝通,幫助梳理角色心理狀態。(瀚草提供)
導演莊絢維(右)、陳冠仲(左2)聯手執導,拍攝過程中兩人不時和演員溝通,幫助梳理角色心理狀態。(瀚草提供)
由莊絢維、陳冠仲聯合執導的懸疑推理劇《誰是被害者》,前置期導演交代演員透過寫自傳、找資料等功課,填滿角色背景和成長過程,演出時雙方仍不斷討論。陳冠仲解釋:「每位被害者代表某種社會面向及困境,觀眾可從中看到自己的影子。我們除了花時間建立角色彼此關係,也不停修正角色對事情的反應、與人的互動及表現的程度。」
《誰是被害者》以80天拍攝,但劇本開發與前置作業卻花了2年多。由於故事縝密加上專業技術龐雜,莊絢維直言每一步都不簡單,需依賴團隊專業和凝聚力:「每個組別都提供各自專業的建議,不像一般劇組由導演決定所有事。比如剪接師會加入討論劇本,若拍攝中我臨場想用特殊風格表現,也可跟剪接師溝通,幫助我快速做出判斷。」
該劇用懸疑劇情包裝、驚悚特效強化感官刺激,最終故事以療癒核心做結,保有瀚草一貫帶有人文情感的選材企圖。總監製曾瀚賢不諱言:「劇中過氣女星遭網路霸凌、過勞的房仲,都是台灣正在發生的事。社會提供我們素材,我們也想回應社會,為辛苦人發聲。儘管環境殘酷、孤立,還是能透過情感聯結,拉住想放棄的人。」
《誰是被害者》第一集出現驚悚溶屍畫面,每集皆有打破台劇尺度的視覺呈現。(Netflix提供)
去年參與製作《我們與惡的距離》的製作人湯昇榮認為,成功的台劇不在於表現技巧和產值,而是娛樂觀眾的同時仍留下餘韻,讓一向對社會脈動敏感的台灣人,多一點空間思考,找到救贖。
更新時間|2023.09.12 20:34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