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2020.05.15 06:59 臺北時間

【美國疫情筆記 6】如何讓美國人戴口罩?靠川普不如靠網紅

口罩也可以講究時尚和美感。Collina Strada設計師款絲質蝴蝶結口罩,要價百元美金。(Collina Strada官網)
口罩也可以講究時尚和美感。Collina Strada設計師款絲質蝴蝶結口罩,要價百元美金。(Collina Strada官網)
在該不該解禁、解禁多少的爭辯聲中,5月的美國跨出了重啓及復工的第一步。步調不一的開放標準,和疫情隨時可能捲土重來的隱憂,讓所謂後瘟疫新日常(new normal)這一步踏得不安而猶疑。本來以為,在病毒未滅、疫苗問世前,戴上口罩出門,會成為美國人重返人間的護身符,沒想到,戴不戴口罩的攻防反而隨著解禁更加火熱起來,一方戴口罩抗疫,另一方抗議戴口罩,成了逐步解除居家令的美國,當下的寫照。

美國疫情筆記 6 (聲音:陳郁文)

宅在家的日子裡,我們在Netflix上看了一部2016年出品,中文譯為「隔離死城(Containment)」的影集,劇情描述某致命病毒在美國引爆疫情,導致亞特蘭大遭到封城的故事,這部原本評價普通,拍了一季就沒續篇的劇集,因為真實疫情鹹魚翻身,一度擠入美國Netflix觀看排行榜的前十名。
災難類型劇當然少不了各種緊張懸疑或溫馨催淚的橋段,但讓我們全家不時笑到抓狂的是,裡頭的主角配角無一例外地,示範了最糟糕的口罩使用方式,例如男女主角原本一身專業防護穿戴,但走近時一定要拉下口罩說話;老伯伯走在無人街道時戴著口罩,一見到路旁長椅上的朋友就開心坐到身邊,接著的動作當然是—拉下口罩聊天…
佛州的公共停車場,川普支持者在車輛上寫著為自由而戰、開除佛奇(白宮防疫主管,被視為美國版陳時中)等口號。
整個劇組都沒基本的口罩概念,美國人跟口罩就是這麼不熟。據CNN報導,絕大多數的美國人從來不曾因為健康因素帶過口罩(根本連生病也不戴!我猜除了醫院感染科以外,只有刷牆壁或噴農藥才會戴吧?)更別提要一般人上超市或搭公車戴口罩了。
儘管CDC終於修改指引,建議大眾外出覆蓋口鼻,許多地方官員也把外出戴口罩列入解禁的配套措施裡,但仍然遭到為數不少的美國人頑強抗拒。短短一個星期,因為口罩引發的衝突就好幾起,最極端的是抗議居家令最強烈的密西根州,發生兩起超市警衛為勸導顧客戴口罩,結果一個被搧耳光,一個被槍打死的慘劇。而好幾個州或縣原本要求民眾外出戴口罩的行政命令,在最後關頭踩剎車,把「強制」改成「鼓勵」或「建議」。(註1)
我所居住的城市也屬於「建議非強制」,街頭戴口罩的人雖然越來越普遍,但禁令鬆綁的這幾天,目測賣場裡戴口罩的比例約只有一半。佛州疫情最嚴重的邁阿密,上週重新開放公園,但要求民眾必須戴口罩,結果不到一週,巡邏員就開出7千張警告單;感染和死亡人數僅次於紐約的紐澤西州,上週公園開放的結果也一樣,州長都承認,出門享受春陽的民眾百分之九十沒戴口罩。
美國開始逐步解禁復工,口罩戴不戴的爭論卻還沒有共識,美國人仍在適應與口罩同行的新日常。
唉,一個總統至今寧可戴護目鏡也不肯戴口罩,副總統到醫院探視病患也沒戴口罩的社會,要如何迅速普及一個新習慣或文化呢?亞洲人想破頭也沒法理解,一個簡單且有效的保命措施,為什麼許多老美就是不願意採用?到底是無畏還是無知?美國媒體最近也找了各方專家,從不同角度來剖析同胞們不戴口罩的原因,列出的理由五花八門,包括戴口罩的樣子不好看或很嚇人、悶熱不舒服、是恐慌或公開示弱的表現、政府政策反覆不願配合、以及最振振有詞的—破壞公民自由。
「反抗政府對個人自由的限縮」,是這次許多州爆發居家禁令示威的主要訴求,強制戴口罩也在抗議之列。這一派人士認為政府的防疫政策太過頭,妨礙人民的自主選擇,已經到了違憲的程度。而口罩這檔事,屬於個人責任,應由自己選擇戴或不戴,不該政府來管。
終於聽到關鍵字 —「選擇」,我感覺豁然開朗,這個(相對於亞洲歐洲)的年輕國家,或許就像我今年剛滿20歲的女兒,最不喜歡爸媽(政府)告訴他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我有自主權、我知道什麼對自己好,別管我!
難怪這群人被稱為「叛逆者(rebels)」,「瘟疫心理學(The Psychology of Pandemic)」的作者史蒂芬泰勒(Steven Taylor)就說:「人們面對指令本能會想反抗,即使這些指令可以保護他們。」
白宮第一夫人梅蘭妮川普4月初在推特張貼戴口罩的照片,呼籲國民遵從CDC防疫準則,戴上口罩和保持社交距離。
行事充滿中二作風的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算是叛逆派代表人物,他不只一次批評居家令是法西斯、徹底違憲,「告上最高法院,絕對站不住腳」。雖然馬斯克並沒有發表過他對口罩的「個人選擇」,但媒體上還不曾出現過他戴口罩的畫面。
川普總統很多行徑顯示本質就是個老男孩,口罩宣導工作直接推給第一夫人梅蘭妮,自己則嘴硬說「戴口罩是好事,但我選擇不戴」,即使這兩天白宮已遭病毒攻陷,也是周遭人員戴就他不戴(註2)。川普的態度也讓口罩多少成為一個政治化象徵,戴不戴口罩,成為挺川反川的標記。
而在林林總總的理由裡,我可以同理非裔美國人對口罩的排斥,由於社會成見和隱藏歧視,他們會顧忌蒙面,尤其用布料遮住臉,容易給人犯罪的聯想。美國人覺得蒙著臉的人難以信任,有其歷史上的淵源。直到現在仍有約15個州保有內戰時期制定、用來反制3K黨的禁蒙面法,尤其是南部不少州的州長,在這段期間必須特別向州民強調,不會有人因違反此法遭到逮捕。話是這麼說,伊利諾州仍發生2名黑人因為戴口罩,而被警察驅趕和盤查的事件。
或許我應該樂觀一點,至少另一大半的美國稱得上是理性、相信科學、願意扛起責任的大人吧!相當比例的美國人其實是積極而踴躍地戴上各式口罩,買不到紙口罩就自己縫布口罩,甚至充當或號召義工隊,在家踩起縫紉機,把縫製的布口罩捐贈到養老院、警察局等有需要的機構。而各種材質、色彩和圖案的時尚口罩也紛紛問世,許多知名服飾品牌推出和衣服花色搭配成套的口罩,和圍巾或頭巾一體成形的新穎設計等等,連迪士尼都有繽紛可愛的兒童口罩搶市,米奇米妮和星際大戰系列,讓人忍不住各種圖案都想收集。
以手作商品為主的Esty網站上有各式材質和風格的口罩販售。
為了宣導口罩,擁罩派也是苦口婆心,頻頻呼籲美國人不要把戴口罩視為「被迫服從或無腦從眾」,而是「必要下的團結之舉」,「戴口罩不僅是為自己,更是為了你,戴口罩不代表體弱、害怕、愚蠢或被操控,相反地,是負責任和體貼他人的表現。」也有學者拿開車必須繫安全帶,以及室內禁止吸煙等規範來佐證,為了公眾福祉,個人舒適或權利有時候必須受到限縮。
這是一場和病毒傳播速度賽跑的賽局,希望向來守法的美國人,不會非得等到口罩立法才甘心戴上,寄望口罩變成時尚配件說不定會快一點,也比較不會激起硬頸美國人的叛逆之心。近來媒體和網站上不斷出現「最具時尚感、彰顯個人特色的26款口罩」「戴口罩也可以很潮,如何混搭最好」之類的採購指南,尤其是販售手工藝品為主的網站Esty,更可以看到大量別出心裁的創意設計。與其指望川普總統換腦袋以身作則,我想不如期待網紅金卡達珊來帶動風潮吧!
更新時間|2023.09.12 20:34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