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2020.08.04 05:58 臺北時間

世界變化太快 做節目再累也得經營社群

《青春發言人》2018年入圍電視金鐘獎「兒童少年節目獎」及「節目創新獎」,宋子揚(左起)、柯萱如、蔡伃婷、林彥廷、那那大師為時任節目主持人。(公視提供)
《青春發言人》2018年入圍電視金鐘獎「兒童少年節目獎」及「節目創新獎」,宋子揚(左起)、柯萱如、蔡伃婷、林彥廷、那那大師為時任節目主持人。(公視提供)
公視目前在新媒體自營專屬頻道的其他節目有《誰來晚餐》《藝術很有事》《水果冰淇淋》等,但不論粉絲追蹤數、影片點閱次數或2019年新增的Instagram粉絲追蹤數,青少年節目《青春發言人》皆排名第一。
《青春發言人》一方面要維持節目品質,又得兼顧社群經營,製作人賴彥如直言:「新媒體世界變化太快,有時覺得好累。尤其經營以圖片為主的Instagram,上傳的影片最長一分鐘,跟平常做節目的概念完全不同。但因為知道高中生族群在那裡,必須用他們能接受的方式推廣。」
公視兒少組長舒逸琪分析,《青春發言人》臉書粉絲以30歲以上的師長、家長占多數,其次是大學生;YouTube觀眾主力群平均為15至24歲;Instagram則以高中生居多,3個社群粉絲喜好不同。
「臉書粉絲團觀看數第一名的影片〈仁德醫專死亡體驗課〉,累積484萬次點閱,二、 三名是〈吃不完的營養午餐可以怎麼處理呢?〉與〈我的彩虹家庭〉。YouTube第一名則是YouTuber小玉專訪,累積164萬次觀看,二、 三名皆是討論憂鬱症。」
賴彥如回憶,第一次看到影片在臉書上有四百多萬次點閱,意識到只要選對議題,就能像病毒一樣擴散,「這在電視完全感受不到。新媒體時代就是要不斷連結,既然覺得東西好、想被大家看到,就要不斷走出去跟外界發生關係。」
《青春發言人》以15~18歲青少年為目標族群,去年開始經營高中生愛用的Instagram社群網站。(翻攝自《青春發言人》Instagram網站)
更新時間|2023.09.12 20:35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