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2020.10.16 15:19 臺北時間

每年500萬噸農業剩餘資源 環保署推循環經濟盼零廢棄

台灣每年約有500萬噸的農業剩餘資源,有很多正朝著循環利用的方向前進,如魚鱗可製成高價值的膠原蛋白。(本刊資料照)
台灣每年約有500萬噸的農業剩餘資源,有很多正朝著循環利用的方向前進,如魚鱗可製成高價值的膠原蛋白。(本刊資料照)
環保署主辦的「2020台灣循環經濟高峰會」今(16日)在交通部集思會議中心舉行,邀來11國駐台代表人員及多位學者專家,就塑膠、營建與農業等議題進行對話,跨領域推動循環經濟,環保署副署長沈志修表示,透過產業交流,可以讓各國了解台灣在循環經濟的努力,也希望與國外交流經驗,最終的目標是所有資源都零廢棄、全循環。
綜合媒體報導,環保署與經濟部、農委會聯手舉辦「2020台灣循環經濟高峰會」,沈志修說,台灣是資源缺乏的國家,需要仰賴國外進口,今年又遇到疫情影響,因此特別推出「綠色復甦 永續未來」的議題,希望能建構台灣的循環經濟,並透過產業交流,讓各國了解台灣在循環經濟上的努力。
農委會副主委黃金城表示,農業方面,每年約有500萬噸的剩餘資源,有很多正朝著循環利用的方向前進,如魚鱗可製成高價值的膠原蛋白、牡蠣殼可經加工再利用,而甘薯的次級品則能取代牛飼料。黃金城說,農業生產是多樣化的,技術也非常多元,因此必須透過各產業的幫助及國際合作,共同處理、創造再利用技術。
沈志修說明,過去「取得、製造、丟棄」的線性消費模式,現已轉為循環型,從源頭減量,設計之初就考慮回收再利用,也希望能延長商品使用壽命,透過便利系統回收變成再生料使用,並強調最終的目標是希望「所有資源都零廢棄、全循環」,盼各部會、產官學與全民共同努力。
更新時間|2023.09.12 20:36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