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2020.12.31 15:42 臺北時間

從忽視到面對? 「誰說台灣不要性革命」性話題交鋒

《公視主題之夜SHOW》映後論壇邀請資深媒體人范琪斐(左)與專欄作家蔡宜文(右)和性別教育工作者周雅淳(中)進行對談。(公視提供)
《公視主題之夜SHOW》映後論壇邀請資深媒體人范琪斐(左)與專欄作家蔡宜文(右)和性別教育工作者周雅淳(中)進行對談。(公視提供)
性革命改變男女之間的關係,也改變世人對道德的看法。《公視主題之夜SHOW》本週五(1月1日)晚間10點將播出紀錄片《性革命:快樂的權利》,從紐約、倫敦、斯德哥爾摩到巴黎、科隆、柏林,以全觀視野回溯1948到1968年的性革命發展。映後論壇邀資深媒體人范琪斐,與專欄作家蔡宜文和性別教育工作者周雅淳就「誰說台灣不要性革命」為題,進行對談。
片中提及1948年出版的《金賽報告》,以匿名訪談揭露了人們默默做、卻不敢說的性事,挑戰一般大眾心中的性道德觀和社會禁忌,成為一項革命性的調查,也是性革命的轉捩點。此後嬰兒潮世代成為這場道德、言論與外貌解放行動的前峰與驅動力。女性開始穿著比基尼和迷你裙、男性留長髮,以及青春期概念出現、交友型態改變,從1948到1968年,快樂權的爭取大幅改變社會意識與行為。
周雅淳表示,台灣從民國60至70年代加工出口區大量雇用來自鄉間的女工,讓許多女性有機會離開原生家庭,除了經濟較為自由,也逐漸開啟交友與戀愛的自由。長期關注臺灣性別文化生態的蔡宜文指出,來到90年代後的社會,多數人對於性的態度,已經不再只是「拒絕性騷擾」,而是包含「我要有我想要的性」。
對於台灣是否需要性革命與性教育,范琪斐有感而發,自曝小時候母親沒有教導如何清洗下體,直到長大才透過觀看外國紀錄片知道正確的清潔方式,「這不能怪我媽,我想我媽的媽媽也沒教過她,所以後來我還自己教妹妹。」參與公民論壇的泌尿科醫師程威銘提醒,如果將性器官變成好像在生理上不存在,衛生護理就會出現問題。
手天使理事長黃雅雯無奈說道,即使社會中在討論性和性教育,卻仍舊缺乏身心障礙者的觀點,甚至用較批判的眼光看待,「大部分人會把障礙者的性『幼齡化』,覺得既然都需要被照顧,就不要再想性這件事。」感嘆不管是性器官是否有被好好清洗,或是需要協助獲得性滿足,目前對身心障礙者性方面的關注,仍有進步空間。
周雅淳提出,身體自主權應從「說不」進階到「Say Yes」,就是只有在個人同意的狀況下才可以碰觸身體,而且不限隱私處。蔡宜文也認同「積極同意」的溝通方式,直言即使是比較年輕的族群,因為擔心破壞氣氛也很常習慣性的不去問對方的意願;反之,當想要拒絕時,蔡宜文也建議可以使用「Safe word(安全詞)」的概念,一旦說出某個暗號就代表拒絕一切動作。
因「百吻巴黎」行動開始關注女性情欲自主議題的作家楊雅晴也出席論壇,表示自己最想幫助人們去除關於性的罪惡感,「當人們能夠平常心的去看待性,性就變成一件很平常的事,也沒有什麼所謂革命不革命。」
更新時間|2023.09.12 20:37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