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
2021.11.23 18:06 臺北時間

《鏡週刊》卓越新聞獎奪2大獎 調查報導獎、新聞敘事創新獎

《鏡週刊》記者劉志原(左)和胡慕情(右)發表得獎感言。
《鏡週刊》記者劉志原(左)和胡慕情(右)發表得獎感言。
第20屆卓越新聞獎舉行頒獎典禮,《鏡週刊》獲得調查報導獎、新聞敘事創新獎兩項大獎,由記者劉志原、胡慕情上台領獎並發表感言。其中劉志原的感言稱,2年間備受壓力仍然完成〈石木欽案及銀行員之死事件調查報導〉,只是「因為我們是記者」,一句話引起在場同業深深共鳴。
「調查報導獎」得獎作品〈石木欽案及銀行員之死事件調查報導〉由記者劉志原、林俊宏、吳明儀深入追蹤報導,是我國史上涉入官員最多(逾200人)、時間最長(1993年起)的司法醜聞,《鏡週刊》2019年9月至2021年6月,陸續以9篇紙本、7則影音及逾50則網路新聞(選用8則紙本參賽),獨家揭發司法官、監委當富商翁茂鍾的門神,導致銀行員諸慶恩遭判有罪冤死,再以司法追殺諸妻與稚女之黑幕,並記錄司法院等機關對此案從冷處理到全面重啟調查、檢討、再審平反的態度轉變,及諸家遺族低調生活10餘年之心路歷程。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董事林元輝頒獎時指出,「調查報導獎能完稿已經不簡單,能得獎更是不容易」。獲獎理由為報導引起社會輿論全面檢視,逼使司法當局無法護短,繼而擴大成31位司法官遭送懲處的司法大風暴,並為銀行經理冤死案平反。其2年間鍥而不捨,不畏挨告,充分發揮了監督政府、維護司法正義的媒體角色與勇氣。
記者劉志原上台受獎時表示,這個案件的共犯結構歷經20多年,有很多人知情,有的人看到以後默默走開、有的人則選擇加入他們,形成互利共生的集團。後來有一位銀行員不願意讓這些人得逞就含冤而死,兒女還遭到司法追殺,導致家破人亡,而過程中公務員體系卻不想辦、不想得罪,因為其中成員包含檢察官、法官就是公務體系本身。
2年前鏡週刊看到這個案子,劉志原強調:「我們沒有默默走開,我們沒有加入他們,過程中我們受到很多壓力,為什麼我們要寫?因為我們是記者!」 一句肺腑之言引起在場同業深深共鳴。
《鏡週刊》另一獲得「 新聞敘事創新獎」作品〈寂聲終章——暖化與末日災難的先知〉,自2020年5月至2021年1月,跟隨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的研究腳步,長期紀錄觀測珊瑚白化現象與規模。考量生態議題要達到普遍共感性的困難度,及台灣民眾長期對全球暖化議題冷漠,鏡傳媒安排閱聽眾聽見水族生物的聲音,帶領民眾親近海下生態,再將近年全球二氧化碳濃度與海水溫度上升變化,轉化為電子音效,作為歷史背景音與暖化進展的提示。最後將這些音效編曲,搭配2020年全球暖化影像對照,作為閱讀結束的呼籲與提醒。
記者胡慕情上台領獎時表示,這個作品遵循非常古老的編輯核心概念,感謝評審能夠看見這個作品敘事融合的創意,感謝眾人讓「海洋的聲音可以被聽見」。她也呼籲,「目前聯合國警告二氧化碳濃度創新高,但台灣仍有許多需要努力的地方,希望大家可以繼續關注暖化的議題。」
更新時間|2023.09.12 20:40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