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2022.01.07 10:30 臺北時間

【朱嘉漢書評S2EP03】喬安娜的一再失去——莫泊桑《一生》

(東方IC)
(東方IC)
莫泊桑與他的老師福婁拜不同,他筆下的喬安娜並不是因為羅曼史小說而對於愛情有不切實際的幻想。她渴望的是實際存在的「他人的人生」。她渴望的僅僅是屬於自己的平凡幸福,但她的幸福觀念,卻是建基在涉世未深的心靈才有的幻想。喬安娜缺乏的,正是情感教育。

【朱嘉漢書評S2EP03】喬安娜的一再失去——莫泊桑《一生》

《一生》,莫泊桑著,盛澄華譯,天地圖書出版
擅長短篇小說的莫泊桑,於1883年出版的第一本長篇小說《一生》(舊譯《女人的一生》),與他諸多短篇小說的篇名一樣,有個簡單到耐人尋味的書名。這書名甚至簡單到可以冠在任何一個敘述某個人物傳記式生平的故事。正是如此單純,才讓讀者不免猜想,一向精準的莫泊桑,究竟如何以這樣「普遍」的書名,展開一個令人難忘的故事。
或許,從翻開小說到閱畢的最後一頁,我們都不會質疑,這「一生」指的是「誰的一生」。小說從頭到尾聚焦著、且依時序地向讀者展現喬安娜(Jeanne)的一生歷程。依作者所言,這是「關於一個女人,從她心臟開始跳動的那一刻起,直到她死亡的故事」。然而,我們知道這並不是小說真正的全貌。小說擷取的,不是一個平凡的出生到死亡的全部過程,而是由小說家精心選擇並呈現的關鍵時刻。這些關鍵時刻,卻往往都是喬安娜的失去,並且是一再的失去的事件。
進入這本小說,很快就會發現,在這個敘述喬安娜一生顛簸的故事裡,喬安娜卻不擁有自己的人生。或是說,她有的,只是失去而已。
畢竟,打從一開始,她就不擁有自己的人生。她依著貴族父親的想像,接受「最好的教育」,直到十七歲才離開修道院。這樣的「教育」,是不受任何俗事污染的,與其說是高道德的,毋寧是一種「無經驗」的。喬安娜被養成一個不經世事剛成年的少女。她對於世界的認識猶如空白,只能憑空想像,想像著將會屬於她的美好人生。
莫泊桑版本的《包法利夫人》
小說第二章,作者寫道:「一個迷人的、自由的人生就此為喬安娜展開。」這期盼正是喬安娜的幻夢,因為儘管在修道院裡的生活單純又無聊,然而真實的人生其實既不迷人又不自由。
某方面來說,這是莫泊桑作品中最有福婁拜味道的小說,這既是莫泊桑版本的《包法利夫人》,也是莫泊桑詮釋的《情感教育》。莫泊桑繼承老師的手法,以一個中性的敘事者角度,不帶偏頗地將主人翁的主觀世界與客觀事實的碰撞呈現給讀者看。進一步說,《一生》這小說裡,呈現的是喬安娜的幻滅。
只是莫泊桑與他的老師福婁拜不同,他筆下的喬安娜並不是因為羅曼史小說而對於愛情有不切實際的幻想。她渴望的是實際存在的「他人的人生」。她渴望的僅僅是屬於自己的平凡幸福,但她的幸福觀念,卻是建基在涉世未深的心靈才有的幻想。喬安娜缺乏的,正是情感教育。她渴望的,是她不理解的,也不擁有的事物。是以,情感教育關乎的,不單只是如何處理情感或面對情感,而是認識情感。追根究底,既然情感教育本質是認識,就必須建基在經驗之上。情感教育的匱乏,並不是造成冷漠或無感,而是往往因為缺乏對事物、關係的認識,以至於對於眼前的經驗,由於誤解而不知如何反應。
因此,莫泊桑處理的,不是只是喬安娜的不幸與失落。他精準拿捏到喬安娜的誤解,在於她以為自己擁有。他精彩地使用許多的所有格代名詞,讓讀者與喬安娜同時誤會即將到來的美好。
喬安娜最為幸福的一刻
離開修道院,喬安娜對父親問:「我的城堡如何了,美嗎?」她想像自己能自由,能愛,與那個還不知道是誰的愛人幸福住在城堡裡,整日看著陽光、海洋,聽著鳥聲,在森林散步。接著,莫泊桑用連續的誇張句子呈現起她對於幸福幻想的癡迷:
「喬安娜為這幸福感到瘋狂。令人迷醉的快樂,萬物的光芒讓她心醉神迷,無盡地感動。這是她的太陽!她的破曉!她的人生的開始!升起的是她的希望!(...)她將額頭埋進自己的雙手中,眼睛充滿淚水。她甜美地啜泣。」
在一切尚未開始,也未真正擁有的時刻,喬安娜最為幸福的一刻,過多的幸福。事物與對事物的想像,都是幸福的徵兆。這使得她對於真實的災難徵兆毫無所覺,錯過了象徵,亦失落了現實。
喬安娜與艾瑪.包法利一樣,才初嚐了新婚的滋味,便對婚姻當中的情感感到失望。她在與子爵丈夫初夜之中,一點歡愉也沒有。而她的丈夫朱利安,打從一開始就是純粹的算計,覬覦身份,覬覦財產。喬安娜很快就感到丈夫的冷淡,看見他掌握了她的家產並氣走了她的父母,而唯一的依靠女僕蘿莎莉,卻與丈夫私通,並產下一子。關於婚姻的厄運並未終結,她對於丈夫與誘人的鄰居弗維爾伯爵夫人私通無能為力,直到弗維爾伯爵發現姦情,憤而將他們正在私通的馬車推下山崖。這是喬安娜的多重失去:不貞的丈夫罪證確鑿並與情婦慘死,而她自己受到了刺激而流產。她失去了「她的」丈夫,以及「她的」新生兒。
曾經失去的,也是最後擁有的
儘管如此,喬安娜並沒有因為失去與幻滅而不去愛,經過多次的洗禮,這位屢經世間折磨的女子,漸漸磨練出她平凡卻不容忽視的特質:她不因為失望而墮落,且為愛不求回報的付出。她盡心盡力,將愛傾注在不成材的兒子保羅身上。無論如何傷心與背叛,她終是幫兒子承擔了債務,連「她的」城堡也失去了。
失去了所有投射的對象、喪失了所有的希望,並且真正的一無所有,沒有財產且沒有親人後,她得到了真正的友誼。過往的女僕蘿莎莉以及她的兒子,也就是蘿莎莉與朱利安私通所生之子,一起接納了喬安娜。蘿莎琳是喬安娜曾經失去的,也是最後擁有的。
小說的最終,喬安娜抱著保羅託付給她的女兒,也就是喬安娜的孫女時,在溫柔的光照下,蘿莎琳對喬安娜說:「妳看,人生,並不是我們想得那麼好,也沒有那麼壞。」
缺乏情感教育的喬安娜,終於在這剩餘的歲月裡真正擁有她的人生,這一句話也確實是最好的註解。一份真正的人生,並非更好的或更壞的,只有在走過一遭,剔除了多餘的幻想,而真正把握住所擁有的事物時,才會顯現給你。
下一集【朱嘉漢書評—小說的情感教育】,我將探討帕斯捷爾納克的《齊瓦哥醫生》,歡迎繼續收聽。
更新時間|2023.09.12 20:41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4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