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2022.10.18 05:58 臺北時間

效果逼真無破綻 他們幫歐巴馬打造卸任總統雕像

美國前總統歐巴馬欲製作3D列印雕像,戴貝克(左一)在白宮架設小型Light Stage協助掃描臉部。 (翻攝自vgl.ict.usc.edu)
美國前總統歐巴馬欲製作3D列印雕像,戴貝克(左一)在白宮架設小型Light Stage協助掃描臉部。 (翻攝自vgl.ict.usc.edu)
電影角色回春、複製人題材、科幻片裡的真人CG角色…這些大銀幕上微妙微肖的數位人類(digital human)或數位分身(avatar),隨著人臉電腦繪圖的技術日益精進,效果更逼真,成本也大幅降低。
來自台灣的軟體工程師馬萬鈞,專長開發臉部生成工具,參與過《哈比人》三部曲、《猩球崛起》系列和《玩命關頭7》等好萊塢賣座片。現居美國的他9月初應北市電影委員會之邀,來台與業界人士分享臉部捕捉技術的演進與製作過程。
2005年,馬萬鈞考上台大資工系博士班,選擇先出國闖盪,並申請進入美國南加大創新科技研究機構(Institute for Creative Technologies ,簡稱ICT)的視覺圖像實驗室,當時他的指導老師保羅戴貝克(Paul Debevec)已帶領團隊打造Light Stage球體攝影裝置,研發製作數位人臉,並於2010年拿下第一座奧斯卡科學技術成就獎。
為精益求精,戴貝克與團隊不斷改良技術。由於打光的方式或亮度涉及數學推演,馬萬鈞加入後著手開發相關軟體。初期Light Stage設計較陽春,相關人員持續修改,調整軟硬體,找到最佳參數,掃描臉部時連毛細孔都可以捕捉,成為一大突破。馬萬鈞說:「拍攝畫面連唇邊細紋都不會遺漏,也可以保留皮膚顏色。」
馬萬鈞(右二)與指導老師保羅戴貝克(左一)及另外兩位成員於2019年獲頒奧斯卡科學技術成就獎。(翻攝自fxguide.com)
新技術陸續應用於《鋼鐵人3》《班傑明的奇幻旅程》《遺落邊境》和《銀翼殺手2049》等數十部電影;大型科技公司如Meta、Apple等為了製作虛擬資料,也打造自家專屬的Light Stage;美國前總統歐巴馬想以3D列印技術取代歷來白宮為卸任總統打造石膏像的傳統,也在臉部3D掃描技術的輔助下完成。
2019年,戴貝克與馬萬鈞等四人獲頒奧斯卡科學技術成就獎,理由為研發「基於球體上偏振漸層光源的臉部捕捉特寫技術」,以及Light Stage X 動態捕捉系統的設計和工程。本屆艾美獎也頒發終身成就獎給戴貝克,表彰他對視效產業的貢獻。
更新時間|2023.09.12 20:44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