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
2023.10.09 17:58 臺北時間

【朱銘遺作真假亂3】國寶名作大量翻模埋禍根 鑑定爭議頻傳朱銘基金會回應了

檢調曾查獲多家不肖鑄銅廠偽造朱銘作品牟利。(東森新聞提供)
檢調曾查獲多家不肖鑄銅廠偽造朱銘作品牟利。(東森新聞提供)
知名律師邱彰向本刊指出,她原與國寶級雕刻大師朱銘往來密切,但朱銘在2000年左右告訴她,要將自己的作品附上鑑定書,不久,朱銘就開始授權坊間廠商,將他的木雕翻鑄為銅雕,理由是銅雕能讓作品保存更久,但實際上是朱銘為因應財務狀況,不得不開始以作品鑑定、翻製等來增加獲利。當時邱彰及身邊的友人都認為,朱銘此舉恐會引發糾紛、爭議,但他始終不接納建言。
到了2014年,朱銘作品果然出現3公尺高的大型偽品,檢調接獲報案追查發現,有多家不肖鑄銅廠商利用朱銘委託的機會,私自翻製銅模鑄造銅雕,再以低價出售,牟利近千萬元。
20231006soc004
朱銘過世後,基金會對其作品的鑑定專業遭外界質疑。
當時檢調查扣包括朱銘的「太極」「關公」「媽祖」系列等小型贗品,還有實際要價7,200萬元、高280公分的「單鞭下勢」,及拍賣價達6,000多萬元、高3.6公尺的「十字手」等8件大型偽品,總計65件、市價逾9億元,也因此大大影響朱銘的聲譽,進而讓人對其在外流通的作品望之卻步,深怕買到假貨。
針對朱銘過世後的作品真偽鑑定問題,邱彰建議基金會應提出相關說明,證明具備鑑定能力、足以釋疑,才有助鑑定報告的可信度。她並建議,讓朱銘作品回歸市場機制及專業,由公認的第三方專家進行鑑定,才能消弭紛爭,也可避免好友朱銘身後聲譽再受損害。
20231006soc004
邱彰指出基金會的申請鑑定條款有多項不合理之處,其一是作品需留置80個工作天。(翻攝朱銘基金會官網)
針對外界質疑,朱銘基金會指出,基金會尊重藝術市場機制,該會的鑑定中心僅是坊間的其中一個鑑定單位,基金會並未獨攬相關業務,供民眾自由選擇。至於有收藏家因鑑定失誤衍生官司爭議的部分,基金會早已向該名收藏家致歉表達誠意,至今仍與其保持良好互動。
而邱彰認為,基金會的鑑定報告書、申請書上條款不合理的部分,基金會表示,鑑定報告書內容所稱之「朱銘本人負責鑑定」的部分,將於近期更正;另關於作品須放置基金會長達80天,有損毀概不負責等語,均有加註「若遇不可抗力」之因素,並非基金會未善盡管理責任。
更新時間|2023.10.09 17:59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