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15 07:30 臺北時間

【腎病全人健康專題3】全人醫療照護成國際趨勢!中重度慢性腎病患者需加強重視 台灣下一步該怎麼走?

邁入超高齡社會,台灣腎病防治面臨嚴峻考驗。
邁入超高齡社會,台灣腎病防治面臨嚴峻考驗。
台灣腎臟醫學會依據相關研究估算,國人約12%罹患慢性腎臟病,再翻開健保署數據,慢性腎臟病為全台十大花費最多的疾病,可見該疾病不僅成為台灣國病,也帶來財務衝擊。明年台灣將邁入超高齡社會,照護難度勢必提高,政府可預期就需要投入更多資源,台灣腎病防治將面臨嚴峻考驗。
中華民國腹膜透析病友協會理事長吳鴻來表示:「進入超高齡社會後,慢性病等疾病的發生率一定會提高,隨著人老化、器官會慢慢衰退,再加上國人平均壽命延長,將來要進入末期腎病的人口大機率因此增多。政府的確在腎臟病照護方面已越來越重視,然而,目前因健保法規給付的限制,往往在病程後期才有較多資源投入。」
20240415mkt002-01
腹膜透析腎友協會理事長吳鴻來認為,目前因健保法規給付的限制,往往在病程後期才有較多資源投入,然而進入超高齡社會後,慢性病的發生率一定會提高,將成為未來一大隱憂。

全人照護成趨勢!三階段提升照護品質

對於目前政府資源仍側重在後端的末期照護或透析推廣與品質提升,她提出腎臟病全人健康照護三階段。從預防篩檢篩出初期病患,並且搭配監控三高與飲食著手,畢竟該階段離末期仍遙遠,只要做好日常保健就能有效延緩,但是中末期的中重度慢性腎臟病病患,就是分秒與時間賽跑,才能延緩腎功能惡化,避免進入透析或移植階段。
20240415mkt002-02
吳鴻來分享「腎臟病全人健康照護三階段」。她認為台灣透析品質高,但腎臟移植的比例仍是非常低的,建議未來可將資源往前給予中重度慢性腎臟病病友。
尤其中期仰賴藥物治療,如何減少多重用藥、改為較有效的藥物,並且配合加強日常飲食控管等,降低併發症發生機率、有效延緩疾病進程?目前中重度慢性腎臟病病患使用的健保給付藥品如:ACEI(血管張力素轉化酶抑制劑)、ARB(血管收縮素接受器阻斷劑)等藥,其實效果不算最佳。吳鴻來指出:「其實SGLT2i是十幾年來較少出現的新藥物,針對沒有糖尿病共病的腎臟病患者也有幫助。」

新藥品獲國際共識 有效延緩腎功能惡化

SGLT2i是新一代的口服降血糖藥,是繼ACEI、ARB後出現的重磅治療藥物,原本為糖尿病藥物,經過臨床研究發現,糖尿病病患使用後,腎臟功能指數惡化、透析或死亡的風險明顯下降;慢性腎臟病患者在使用了SGLT2i之後,腎臟相關不良事件數減少,其中有部分病人是沒有糖尿病共病的,顯示對於非糖腎共病的患者亦有保護腎臟的效果。對此,台灣腎臟醫學會名譽理事長黃尚志表示:「SGLT2i獲得國際很好的共識,很多研究也如雨後春筍般出現,都是證明它有效,降血壓、降體重、降水腫、保護心臟與腎臟等,累積的證據已經越來越明顯。」
20240415mkt002-03
台灣腎臟醫學會名譽理事長黃尚志指出新藥對病患的諸多益處,但也理解健保署有財政預算上的考量。
「以前我們腎臟科醫師總說自己在照顧一個已經壞了、沒有希望的腎臟,邏輯上來說有點怪怪的,我是建議可以把眼光放前面一點,趁腎臟還沒有壞、還沒發病的時候就去注重這個問題。」他提及,整個醫界約在2000年之後就將腎臟病治療目標慢慢轉移到前端篩檢,才形成現在的布局,「從2002年到2022年,這個布局我認為大概是全世界最好的,這是政府跟民間大家通力合作的成果,是台灣的驕傲。」根據健保署數據顯示,近年門診透析新發生個案數也呈現逐漸下降的趨勢。
20240415mkt002-04
黃尚志提及台灣腎病防治布局已受到日本、韓國肯定。數據也顯示近年的門診透析新發生個案人數有下降趨勢,這是台灣政府、民間努力的共同成果。
在完善後端照護與前端篩檢之後,為了精益求精,黃尚志認為在健保可以負荷的前提下,開放新藥是可以考慮的,讓位在中間階段的中重度腎病患者也能得到更完善的治療資源,對整體大局也有好處,「SGLT2i價格也不是說貴到像天價這麼貴,如果有機會推展,我們是非常樂觀其成的。」而吳鴻來也認同SGLT2i的療效,「它是十幾年來較少出現的新藥物,有諸多好處,因此受到病友的期待與重視。」

各界呼籲開放新藥 健保署署長回應:評估中

面對超高齡社會對台灣腎病防治的衝擊,健保署署長石崇良回應:「我們定期透過早期發現、早期介入去減緩洗腎發生,而開放新藥物就要進行HTA醫療科技評估,去看藥物的成本效益。我們在慢性腎臟病預防的方式有很多種作法,有藥物、也有非藥物的作法。」他指出,國健署有很多衛教宣廣與防治都屬於非藥物介入,帶起全民的防範意識、促進國民健康,若要再加上新藥物的介入,則必須評估該藥物延緩進入透析的時間、是否能真的減少整體醫療費用支出。
20240415mkt002-05
健保署署長石崇良回應,開放新藥物仍需要「HTA醫療科技評估」來評斷成本效益。
而健保署在腎臟病也投入相當大的精力,以「末期腎臟病前期(Pre-ESRD)之病人照護與衛教計畫」為例,除了醫療人員、個案管理師、營養師,110年更增列藥師加入照護團隊,以個案管理的方式結合跨專業領域,來及早介入、延緩透析治療。而接下來健保署推出「大家醫計畫」,整合了各項品質績效量測指標系統與落實品質改善試辦計畫 (P4P)、糖尿病(DM)、初期腎臟病(CKD)、糖腎共照(DKD)等,尤其糖腎共照(DKD)更是一次照護糖尿病、慢性腎臟病病患。整個計畫預計納入約六百萬名慢性病患,期望達到以病人為中心、讓病人接受完整醫療服務的目標。
可以看見台灣整體腎病防治正往早篩早治、前瞻性治療移動,也企圖配合全人醫療照護的國際趨勢,但從現狀中可以發現,帶有極高風險要進入末期的中重度患者,特別是沒有共病或明顯症狀而不易被發現的族群,需要給予更多重視,聆聽各界專家建議,開放更有效益的新藥,也許是未來不可擋的趨勢。
20240415mkt002-06
中重度慢性腎臟病患者與時間賽跑,期待更有效的新藥幫助延緩進入洗腎的時間。
更新時間|2024.04.15 07:30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