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
2024.05.16 11:28 臺北時間

學校教的哪些知識最沒用? 網友吐槽1項:活了30多年沒有用過

網友熱烈討論在校學的知識是否對日後生活有用處。(示意圖 photoAC)
網友熱烈討論在校學的知識是否對日後生活有用處。(示意圖 photoAC)
學生時代接受多元的學科教育,涵蓋了各式各樣的學問。然而這些知識在畢業後能否應用於工作,又是個未知數。一位鄉民在PTT發文詢問大家,還記得課本上哪些毫無用處的知識。他表示自己始終忘不了八國聯軍的記憶口訣「餓的話每日熬一鷹」,至今仍不清楚背誦這個口訣的意義。
原PO回想學生時代的歷史課,提到老師在教導「八國聯軍」時,會提供「餓的話每日熬一鷹」的記憶口訣,幫助學生輕易記住「俄、德、法、美、日、奧、義、英」這8個國家。原PO認為這個口訣非常佔用腦部記憶空間,卻「完全不知道有什麼用」,因此想請教其他網友們學生時期是否有學過哪些無用的知識。
貼文一出,鄉民紛紛列舉自己心目中在校學的無用知識,「背了一堆數學公式,結果自己沒能成為數學高手,將公式運用在生活,只能默默的忘記自己學了啥,幸好還有電腦跟計算機可以用」「三角函數」「勾股定理(畢氏定理)」「被強迫背了一堆文言文」「國文教一堆沒人用的文言文,英文教一堆日常用不到的單字語法,數學教一堆平常用不到算式,物化教的沒一個平時用得到,歷史學了沒出路,地理的氣候台灣都遇不到,公民現在沒人守法教了也沒用」。
另外還有網友提及對地理教育的看法,認為「中國地理」的教材內容與實際應用脫節,「背一堆大陸地理,結果搞不清新竹和苗栗誰比較靠北」「中國地理什麼秦嶺淮河線之類的,超沒用,活了30幾年還沒用過」「地理沒用,背一堆跟現實不符的大陸地理,超瞎的」。
然而,部分網友則持不同意見,認為這些知識並非無用,「學文言文才能看懂古人的文章,古人很多智慧在現代都通用,是你們懶得學而已,像是孫子兵法,或是韓非子的五蠹,都讓人驚嘆2,000年前的人,想的邏輯比現代還通透」「不是知識沒用,是不夠多所以無用,就跟口袋的錢一樣」「歷史是文化脈絡傳承,看不到用處,但影響深遠,政治經濟法律那個跟歷史無關?」「看到一堆人清潔時總是小蘇打+醋,就知道他的化學沒學好」。
此外,一些網友認為雖然在學校裡學到的知識在日後的生活中未必會直接派上用場,但認為認真學習仍然具有必要性,「地理讓你對氣候和天氣能有個判斷,出國能對一個陌生國家有著基本概念,到底哪裡沒用?歷史就更別說了,一堆事情的發生的根本原因跟歷史都有關,一堆人要是化學學得好,就不會把漂白水和鹽酸同時拿去洗廁所啦」「是在幫社會篩選出需要的人才,這些簡單的東西都學不起來,往後更高深的知識你會懂?」「不是沒用,是在測試你對哪一個方面有天份,適合怎麼發展」。
更新時間|2024.05.16 11:28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