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2024.05.17 12:19 臺北時間

看見70年前的台灣 逾千筆「台影新聞片」即起開放免費下載

由台灣省新聞處電影製片廠攝製的台影新聞片,記錄了53年8月2日西門町樂聲戲院開幕現況。(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
由台灣省新聞處電影製片廠攝製的台影新聞片,記錄了53年8月2日西門町樂聲戲院開幕現況。(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
慶祝5月18日「世界博物館日」,且實踐文化近用,國家影視聽中心將於台灣影視聽數位博物館網站公開「台影新聞片」影片資料,鼓勵數位策展、媒體素材、研究創作使用,逾千筆記錄台灣歷史的珍貴影像即起就能免費下載。
國家影視聽中心執行長李智仁表示,由台灣省新聞處電影製片廠攝製的台影新聞片,內容題材包羅萬象。相關文物遺產於2022年入選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第三屆世界記憶國家名錄」,涵蓋1950至1980年代台灣本土的動態影像紀錄。
電視普及之前,新聞片主要穿插在電影院各場次之間加映,此模式在電視普及後,漸漸改由台影提供新聞內容給電視台播出。影視聽中心自今年起將逐年分批公開這批珍貴影像,即日起線上公開超過2,000筆、1946至1969年的台影新聞片,邀請全民一起回顧台灣歷史。
20240517insight011
台影新聞片記錄約70年前台灣人民的生活樣貌,包括當年發展迅速的自行車工業。(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
台影新聞片記錄距今約70年前純樸、懷舊的台灣街景,以及人們生活的樣貌,這些影像被廣泛應用於各種創作當中。例如今年即將完成的紀錄長片《甘露水》、賴冠源導演的VR作品《戲院與我》,以及各類型媒體專題節目等。
今年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推出「檔案影像創作計畫:再編碼」現場音像展演節目,以中心典藏的數千筆台影新聞作為素材,運用即時演算、開源軟體、現場感測、機器學習等方式實驗轉化,重新編排台灣的歷史記憶。另外,為復刻當年情境,影視聽中心5月底起將在影廳節目播映前,加映精選的的台影新聞,讓民眾透過大銀幕體驗早期看戲的復古樂趣。
影視聽中心從2018年系統性採集電視、電影、廣播的相關口述歷史,集結各領域前輩的從業記憶,記錄他們見證的影視聽歷史事件。世界博物館日將上架總長約600分鐘的口述歷史影音,電視部分包含主持人白嘉莉、田文仲、廖瓊枝、司馬玉嬌等,談台視早期各類節目的製作概況。
20240517insight011
影視聽中心為將上架口述歷史影音,圖為主持人白嘉莉。(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
廣播部分提供TNT寶島新聲電台的創台元老,講述地下電台時代,知識份子如何透過電台跟威權對抗。電影類則有大力促成文資保存的聯邦影業公司沙榮峰、林福地、蔡揚名等重量級台語片創作者口述歷史。
世界博物館日設在每年的5月18日,由國際博物館協會制定,以期喚起大眾關注世界各國的博物館和文化事業。影視聽中心於台灣影視聽數位博物館網站公開影像資料,呼應本屆主題「教育和研究博物館」,促進藏品公共化開放近用,提升影視聽遺產研究與教育推廣目的使用,讓跨世代的文化記憶成為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橋樑。
台灣影視聽數位博物館:https://tfai.openmuseum.tw/newsreel,相關資訊可上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官網:https://www.tfai.org.tw/zh/
更新時間|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