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2024.05.23 05:58 臺北時間

【舞台劇撫傷痛3】人偶同台帶出冷靜距離 美術手法呈現美術家庭

《藏畫》團隊用執頭偶呈現方慶綿的精神狀態,演出前排練許久。(飛人集社劇團提供;陳又維攝影)
《藏畫》團隊用執頭偶呈現方慶綿的精神狀態,演出前排練許久。(飛人集社劇團提供;陳又維攝影)
舞台劇《藏畫》以陳澄波妻子張捷為核心人物,由飛人集社劇團製作,團長石佩玉擔任導演。劇作家施如芳2020年與飛人集社劇團合作描述台灣清朝武官故事的《虗轉》,以人、偶、影複合的表演形式展現魔幻寫實,讓她選擇再度攜手石佩玉,「《藏畫》有悲慟的歷史,人偶同台除了可帶出冷靜的距離,用美術手法呈現美術家庭也相當合適。」
「陳澄波這三字有它的份量,也有壓力,但如芳大膽的找我們,我們也願意接下這個任務。」石佩玉解釋,飛人集社擅長以物件、戲偶為介質傳遞情感與氛圍。例如開場時張捷收拾陳澄波旅行會攜帶的棉被,搭配光影設計帶出「睹物思人」的想像;又或者以執頭偶呈現方慶綿的精神狀態,「希望透過不同媒材,讓觀眾感受更豐富。」
20240517insight013
飛人集社劇團2020年推出《虗轉》,以人、偶、影的表演形式展現魔幻寫實。(飛人集社劇團提供;李欣哲攝影)
為展現劇場美學的可能性,石佩玉與施如芳決定以非線性敘事述說《藏畫》,讓陳澄波、張捷、方慶綿與陳碧女各自擔綱分場主角,以對四人皆具意義的阿里山為重要背景,讓彼此生命交織,並由張捷貫穿全劇。團隊也實地走訪阿里山,感受山上的光、濕度等細節,確保舞台設計更有依據。
施如芳表示,謝謝陳澄波家屬「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容許她從史料裡「實中悟虛」探索未知的情節。《藏畫》想表達「人在時代洪流中雖然渺小,但也能從陰影中看見偉大。」石佩玉則補充,飛人集社劇團希望用藝術及美的形式來呈現一代畫家的家庭,即使觀眾事先不理解劇中人物的歷史背景,多少也能感受作品想傳達的核心情感。
更新時間|2024.05.23 05:59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