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2024.05.26 05:58 臺北時間

【舞台劇撫傷痛番外篇】「賠錢也要做」 《藏畫》對飛人集社的特殊意義

《藏畫》是飛人集社劇團創團以來規模最大的一齣戲。(飛人集社劇團提供;陳又維攝影)
《藏畫》是飛人集社劇團創團以來規模最大的一齣戲。(飛人集社劇團提供;陳又維攝影)
舞台劇《藏畫》以陳澄波妻子張捷為核心人物,是飛人集社劇團創團以來規模最大的一齣戲,甚至有「賠錢也要做」的信念。飛人集社劇團團長石佩玉表示,盼藉由《藏畫》略盡一點社會責任,用藝術、美的方式讓大家看見台灣一代畫家的故事。
《藏畫》由劇作家施如芳耗時12年撰寫劇本,以陳澄波、陳澄波妻子張捷、陳澄波次女陳碧女及山岳攝影師方慶綿為主角,攜手飛人集社劇團以人、偶、影的複合表演形式,詮釋歷史傷痕。
飛人集社劇團團長石佩玉擔任《藏畫》導演,她表示劇團的正職人員只有三人,《藏畫》以專案方式啟動,是飛人集社劇團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齣戲,每場包含操偶表演者在內的演員共有11人。「對我來說,《藏畫》除了能培養劇團製作大戲的能力,也是一個讓飛人被看見的機會。」
20240517insight021
「賠錢也要做」是石佩玉對《藏畫》的信念。
「賠錢也要做」是石佩玉對《藏畫》的信念,去年5月《藏畫》在可容納近800人的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球劇場首演3場,成為該場地第一部開演前門票即售罄的作品,但由於製作費超過400萬元,結算下來仍虧損約70萬元。
石佩玉表示,希望藉由《藏畫》略盡一點社會責任,「用藝術及美的方式,讓大家更認識陳澄波以及他的家庭。」她觀察,除了熟悉史實的觀眾看了戲會很有感,不熟悉歷史的觀眾看戲後也會去查資料,想更認識台灣這塊土地的故事。《藏畫》今年8月17日、18日將在台南文化中心演藝廳登場。
更新時間|2024.05.26 05:59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