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
- 財經理財
【全台最好吃湯圓番外篇】超稀有手工豬肝腸 千億身價董仔也搶吃 大觀圓專訪
傳承一甲子的大觀圓,被基隆市長林右昌封為「全台最好吃湯圓」,老店除了鹹湯圓有名外,豬肝腸也不遑多讓。早年第一代老闆劉其萬以5,000元代價向廣東師傅拜師學藝,習得豬肝腸、燒肝與叉燒肉三寶絕活。據說,廣東師傅只收3名徒弟,其中豬肝腸因製作費工,保鮮賞味期短,手藝漸漸失傳,目前只剩大觀圓與基隆孝三路一家無名豬肝腸滷味店有販售。
- 娛樂
DELVAUX迎來新面孔小成員 Tempête Compact皮夾超可愛
成立於1829年的DELVAUX,是低調又注重質感的時尚人士所喜愛的品牌,在這個款款手袋皆以優雅見長的設計裡,有新成員的誕生想必是經過縝密的推敲與思考,可以說是得來不易啊!本季的新面孔是Tempête Compact皮夾,延續原Tempête手提包的經典飾扣,是辨識度極強的一款小皮件。
- 財經理財
【漆上奧運殿堂番外篇】上漆最佳工具竟是人髮! 他曝此行業髮質最耐用 光山行專訪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光山行第三代賴信佑介紹,最好的上漆工具,其實是頭髮製成的刷子,而且某個特殊行業的髮質還特別韌,非常適合做髮刷。
- 財經理財
【慢熬杏福番外篇】阿嬤靈堂前點頭接班 不讓老味道消逝
杏林古早味位在新竹西門市場,活潑的手寫菜單與明亮裝潢,都是由今年29歲的林恩雅設計。去年她從台南北上,找了店面,賣起傳承自父親林建民的杏仁茶,父女2人一起努力,要讓傳承30年的美味在異鄉繼續飄香。
- 文化
【歌謠搶救達悟語4】「Akokey」變國小必播音樂 小學生開始講母語
和父母輩的音樂一樣,他的音樂也很快從家族傳到部落,傳播最廣的就是《Akokey》。妹妹謝和英從朗島部落嫁到東清部落之後,就常在東清夜市擺攤賣燒酒雞和手工藝品,白天則會在東清國小的幼稚園教小朋友講族語。2018年,謝永泉曾發表一張單曲唱片,收錄了簡單錄製版的《Akokey》,雖不出名,也有許多族人購買。謝和英發現,這首歌此後就成了東清國小每天的開門音樂。小朋友每天上學,聽到的第1首歌就是《Akokey》,聽的第1句話也是「Akokey」:親愛的,你好嗎?
- 美食旅遊
【電鍋傳奇專題】廚房天后,復刻經典優雅回歸
廚房天后擅長烹飪,只要是經過它烹調出來的料理,絕對被掃盤;簡約大方的外型,即使在廚房某個角落,也能亮眼吸睛。那個經典白皙的它,料理技術不斷進步,如今盛裝打扮再度以優雅之姿,重磅回歸。
- 財經理財
【天命難違五】父、妻先後癌逝 創作是他悲傷的出口
眼看話題將他導向孝子、傳統技藝的捍衛戰士,葉明吉又不好意思起來,直說自己沒那麼了不起,只是很需要錢,「這是我活下去必須仰賴的技藝,所以很專心,假設這只是眾多興趣之一,沒有用。」太太是洗腎病友,他一人扛家計,醫藥費加上房貸、教育費,每月固定支出7、8萬元,重擔壓得他頭髮少了些,堅強多了點。
- 財經理財
【天命難違番外篇】入行才3年 為何國寶大師們竟跟風他的作品?
葉家剪黏第三代葉明吉34歲才入行,1999年,他才入行3年,就自創剪黏全立體作品,一開始遭父親反對,直到2000年參加藝術家協會聯展,作品《朝天龍》被當時市長許添財點睛,父親才接受,也掀起剪黏界新風潮,影響另一位剪黏工藝大師陳三火與父親轉變創作風格。
- 財經理財
【明豐珍牛舌餅四】不當自家就隨便 小老闆棄國立大學文憑清晨上工
蘇正興夫妻做餅生意忙,但並未疏忽對孩子的管教,3子1女從國小就要幫忙,國中開始接手包餡工作,黃美珠與孩子約法三章,高中與大學得考上國立學校,否則就念私校夜間部,白天在家裡工作。蘇志偉笑說:「放假都不能跟同學出去,要幫忙,想一想還是認真讀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