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中美貿易戰開打,到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台商回流帶動全台灣工業地產供不應求,其中又以台中需求最大。三穎建設布局大雅工業區,打造中台灣第一個立體化廠辦「大雅鉅亨」,在一地難求的現況下,此類產品將成為未來廠辦趨勢。
剛奪回營建股寶座的華固建設,今年創立屆滿30年,董事長鍾榮昌很自豪交出一張漂亮的成績單,他說:「多年來抱持著專注本業與高週轉率2項原則,讓創始股東投報率高達52倍。」而華固建設去年營收198.19億元,寫下創業以來新高,員工也樂呵呵,今年年終可發8到10個月。
中美貿易戰從去年開打至今,直到今年底終於傳出好消息,中美兩方終於敲定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文本,引發這場戰爭的美國總統川普也說,兩方很快會簽署;面對這場蔓延近兩年的中美貿易戰,台灣成為這場貿易戰最大受惠者,經濟部統計,10月底前台商回流已逾7,000億元,經濟部長沈榮津更直說,今年投資台灣的金額超過8,300億元。
美中貿易戰開打至今,官方統計台商回流資金已來到3,750億元,總統蔡英文更喊出年底爭取5,000億元台商資金回台的目標,刺激出龐大的土地建廠需求。本刊調查,在多數人把目光聚焦在台商買地蓋工廠的同時,包括興富發、遠雄等大型建商早就嗅到更深一層的商機,因為這些鮭魚返鄉的台商除了蓋廠建生產線外,也需要研發中心與企業總部,於是紛紛搶買工業地,打算跟著賺一波廠辦財。
美中貿易戰開打至今,官方統計台商回流資金已來到3,750億元,總統蔡英文更喊出年底爭取5,000億元台商資金回台的目標,刺激出龐大的土地建廠需求。本刊調查,在多數人把目光聚焦在台商買地蓋工廠的同時,包括興富發、遠雄等大型建商早嗅到更深一層的商機,因為這些鮭魚返台的台商除了蓋廠建生產線外,也需要研發中心與企業總部,於是紛紛搶買工業地,打算跟著賺一波廠辦財。
台北市商辦嚴重缺貨,不少建商把主意打向較便宜的工業地,企圖用廠辦來吸納市中心外溢,以及台商回流的需求,也因此,在過去1年內,從內湖、南港、北投,到汐止、三重、新莊都不乏建商獵地的痕跡。
看好台商回流趨勢,不少建商開始搶攻廠辦市場,昔日內湖的廠辦霸主遠雄也不例外,打算將廠辦推案占比從目前的1成不到,在1年內拉高至3成,據了解,背後其實有不得已的苦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