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新冠併發症

資料顯示狀態

  • 一次無限滾動應顯示 12
  • 目前取得的資料共 8
  • 目前顯示的資料共 8
  • 取得的資料足以顯示,不需要發request
  • 最終應顯示 12
--

發request狀態

  • 目前已發request 1
  • 最終應發request 1
--

loading狀態

  • 正在發request中:
  • 所有資料皆已被取得且顯示,關閉無限滾動功能
罕病律師陳俊翰「疑感冒引起併發症」過世 民進黨震驚悲傷
時事
罕病律師陳俊翰「疑感冒引起併發症」過世 民進黨震驚悲傷
中研院學者、民進黨不分區被提名人陳俊翰今(15日)驚傳過世。民進黨傍晚發出新聞稿指出,陳俊翰因疑似感冒引起併發症,2月10日前往台大醫院新竹分院急診,雖經醫護人員極力搶救,仍於2月11日凌晨不幸逝世,民進黨聞訊感到無比震驚與悲傷。
日本3歲男童確診康復狂掉髮 國中生現後遺症校方竟回:看起來氣色不錯
時事
日本3歲男童確診康復狂掉髮 國中生現後遺症校方竟回:看起來氣色不錯
COVID-19疫情全球持續延燒,頑固病毒持續變種,陸續也有相關後遺症研究出爐,7月美國與加拿大的共同研究團隊就曾公布最新研究指出,約5.8%的兒童在確診康復後會出現後遺症。對此,日本就有一名3歲男童確診後,雖很快就恢復,但2個月後卻突然開始瘋狂落髮,脫髮嚴重至看見頭皮。
快篩陽PCR+領藥今上路 「基隆市民頂18度雨」網心疼人龍畫面曝光
時事
快篩陽PCR+領藥今上路 「基隆市民頂18度雨」網心疼人龍畫面曝光
本土疫情持續延燒,今(16日)起快篩陽性才可進行PCR檢查新防疫指引第一天上路,據了解,稍早有網友分享基隆市民廣場人龍畫片,只見雨都基隆毛毛細雨,大票市民無懼天氣穿著雨衣、撐著雨傘大排長龍,讓網友看了直搖頭,表示年長者不懂3C,「有誰可以幫忙可以關心呢?他們可以向誰求助呢?」
輕忽Omicron恐釀後遺症 路透揭6大染疫後果:不要確診比較好
時事
輕忽Omicron恐釀後遺症 路透揭6大染疫後果:不要確診比較好
全球疫情再起,新魔王病毒Omicron取代Delta成為時下流行病毒株,傳染速度極強,引發各國憂心,由於Omicron症狀相較過去病毒株較為輕,掀起不少人質疑既然輕症為何還要擔憂,對此,《路透社》就整理美國多位專家提出的6大因素,提醒民眾後遺症仍還未知,仍應盡量避免被感染Omicron。
最新新冠後遺症達203種 有患者「陰莖縮小」65%病逾半年
時事
最新新冠後遺症達203種 有患者「陰莖縮小」65%病逾半年
全球COVID-19疫情持延燒,如今英國倫敦大學(UCL)最新研究指出,長期新冠患者可能出現高達203種症狀,其中最常見含容易疲勞、與記憶認知功能障礙有關的腦霧(brain fog)、生心理狀態惡化等等,甚至有少數患者通報陰莖或睪丸尺寸變小,且約65%患者出現症狀至少6個月。
【染疫痛苦後遺症】急缺官方指引! 1.5萬染疫者憂陷「後新冠併發症」
時事
【染疫痛苦後遺症】急缺官方指引! 1.5萬染疫者憂陷「後新冠併發症」
疫情爆發1年半以來,台灣逾15,000人染疫,確診者康復、出院後,出現程度不一的「後新冠併發症」(post-COVID-19 syndrome)或「新冠長期症狀」(long COVID)。本刊採訪3名不同年齡層、職業的確診者,前議員助理、駐印度副代表,以及一家3口都確診的七旬婦人,他們在發病4週後仍出現程度不一的後遺症,然而,相較於英、美政府已投入資源因應新冠後遺症,台灣目前卻無官方指引供醫療照護參考,讓正在康復階段的染疫者聲聲催。
【染疫痛苦後遺症1】「不知掛哪科」 3醫院籌設新冠康復特別門診
時事
【染疫痛苦後遺症1】「不知掛哪科」 3醫院籌設新冠康復特別門診
台灣逾15,000人染疫,本刊調查,這些確診者康復、出院後,出現程度不一的「後新冠併發症」(post-COVID-19 syndrome)或「新冠長期症狀」(long COVID),台灣目前尚無官方指引供參考,但包括北醫、台大、北榮等大型教學醫院已率先規劃闢設「後新冠特別門診」。
【染疫痛苦後遺症2】「講話10分鐘就喘」 輕症的她康復狀況卻超心酸
時事
【染疫痛苦後遺症2】「講話10分鐘就喘」 輕症的她康復狀況卻超心酸
台灣至今有超過15,000多名確診者,康復後回到社區、職場,都能一如往昔正常生活嗎?本刊採訪曾染疫的前議員助理、駐印度副代表,以及一家3口都確診的七旬婦人,這些不同年齡層、職業的染疫者,現身吐露康復階段的後遺症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