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檢

資料顯示狀態

  • 一次無限滾動應顯示 12
  • 目前取得的資料共 17
  • 目前顯示的資料共 12
  • 取得的資料足以顯示,不需要發request
  • 最終應顯示 12
--

發request狀態

  • 目前已發request 1
  • 最終應發request 1
--

loading狀態

  • 正在發request中:
  • 仍有資料未被取得,開啟無限滾動功能
最高檢最新月刊揭密 少將索賄案大逆轉關鍵曝光
時事
最高檢最新月刊揭密 少將索賄案大逆轉關鍵曝光
最高檢察署發行的3月份電子月刊日前出爐,內容精彩萬分,包括「2024年臺日刑事再審實務研討會」策進作為,此外,多位檢察官也撰文分享辦案心得,最經典的是新北檢大逆轉辦倒國防部少將張大偉的索賄弊案內情,首度由官方正式揭密。
「冤獄平反」實務研討會擴大舉辦 刑事再審制度檢討受矚目
「冤獄平反」實務研討會擴大舉辦 刑事再審制度檢討受矚目
最高檢察署與冤獄平反協會、台日刑事法研究學會近日共同舉辦「2024年台日刑事再審實務研討會」,從制度比較及個案經驗探討再審制度的策進,由於檢察官身為公益代表人,對判決確定被告之救濟,扮演重要地位,這也是首次由檢察機關主辦關於再審的研討會,具重要指標意義,備受各界矚目。
最高檢操刀與軍事機關交流 檢方全面提升國防案件偵辦能量
時事
最高檢操刀與軍事機關交流 檢方全面提升國防案件偵辦能量
最高檢察署召開檢察與軍事機關業務協調會議, 針對部隊重大軍法違紀案迅速偵辦,並由專股檢察官偵辦,累積偵辦國防案件能量,持續精進軍法案偵辦。
檢出手註銷13名潛逃要犯護照 前兆豐董座梁成金在列
時事
檢出手註銷13名潛逃要犯護照 前兆豐董座梁成金在列
繼大咖金融要通緝犯朱國榮潛逃遭註銷護照後,全台各檢察機關再度鎖定潛逃至洛杉磯藏匿的前兆豐銀行董座梁成金等13名外逃要犯註銷護照,落實刑罰執行,確保司法威信。
國寶總裁朱國榮棄保潛逃 啟動「廢止註銷護照程序」
時事
國寶總裁朱國榮棄保潛逃 啟動「廢止註銷護照程序」
國寶集團總裁朱國榮涉多項炒股及內線交易罪,於案件審理中棄保遭通緝,最高檢察署昨(7日)函請台北地檢署啟動「廢止註銷外逃要犯護照程序」,同時函請請調查局及刑事警察局儘速將朱國榮緝捕歸案。
首波10大重刑要犯曝光 檢祭狠招註銷護照逮通緝犯
時事
首波10大重刑要犯曝光 檢祭狠招註銷護照逮通緝犯
為避免通緝犯躲在境外繼續享受犯罪不法所得或從事詐欺、毒品及槍砲等犯罪,最高檢察署今(2日)召開「判決確定案件外逃人犯註銷護照精進作為」研商會議,不但決議將通緝犯護照註銷,並公佈首波10大重刑要犯,全力緝捕回台歸案。
軍人抗命、暴行或群毆全都抓起來 最高檢攜手國防部嚴辦軍紀案
時事
軍人抗命、暴行或群毆全都抓起來 最高檢攜手國防部嚴辦軍紀案
最高檢察署召開首次檢察與軍事機關聯繫協調會議, 雙方就嚴重影響部隊紀律案件、縮短軍人逃亡通緝時程及影響軍事管理等違法等案件進行討論,達成對抗命、暴行或群毆等類型罪責,由檢察機關從速從重處理以肅法紀共識。
網傳開票舞弊 最高檢責成北檢從嚴速辦
時事
網傳開票舞弊 最高檢責成北檢從嚴速辦
針對網路社群流傳影片,散布此次總統立委大選有部分投開票所選務人員開票流程涉及舞弊作票,最高檢察署強調投開票過程公開透明,且有各陣營及媒體監督,已責成台北地檢署從嚴速辦。
大選倒數揭驚人賄選數據 邢泰釗下令檢察官進駐警局防不法
時事
大選倒數揭驚人賄選數據 邢泰釗下令檢察官進駐警局防不法
最高檢察署召開選前「中央淨化選風聯繫會報」總檢討,持續強化偵辦團隊能量,目前總受理案件破3千件且收押46人,檢察總長邢泰釗更下令各地方檢察署指派檢察官在今天進駐轄區各地警分局,全力掃蕩不法。
調查局2副局長將榮退 檢察總長感謝為司法奉獻
時事
調查局2副局長將榮退 檢察總長感謝為司法奉獻
最高檢察署今(11)日召開中央淨化選風聯繫會報,適逢與會調查局文瀚、黃義村2位副局長,即將於本月16日榮退,因此會中特別歡送2位副局長,檢察總長邢泰釗特別感謝他們長期與檢察機關合作,奉獻為國服務。
全國檢察長反賄選會議登場 最高檢擬16題Q&A掃蕩不法
時事
全國檢察長反賄選會議登場 最高檢擬16題Q&A掃蕩不法
投票日期將屆,為使全國檢、警、調各執法機關偵辦境外敵對勢力介選、選舉賭盤及假訊息案件能有更全面的宏觀視野、掌握偵辦技巧及強化法律論述能力,最高檢察署於昨(5日)舉行全國檢察長選舉查察視訊會議, 法務部長蔡清祥特別提醒,投票日期將屆,偵查作為要特別小心謹慎處理,檢察長必須帶領檢察官堅守崗位,全力以赴。
媒體爆新住民列查賄介選之首 最高檢嚴正否認
時事
媒體爆新住民列查賄介選之首 最高檢嚴正否認
針對有媒體今(4)日報導「查緝介選 鎖定新住民」一文,最高檢強調,「法律之前人人平等」,保障人權是檢察官首要職責,最高檢及檢察機關查察賄選,從未「鎖定新住民」或列為「介選之首」, 該報導將特定族群標籤化、列為查緝對象,對此嚴正否認。
loading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