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2024.05.22 17:17 臺北時間

日本能登見舞金發放 年輕志工勇承擔

日本能登見舞金發放 年輕志工勇承擔

第一梯的日本能登地震見舞金發放,一群慈青的孩子,更是全程投入策劃及動線安排,承擔起行政組及發放組的重責大任。(攝影:陳靜慧)
「師公上人,您的孩子回來了!」每每歲末慈濟志工受證場合,慈青接受上人受證時總是這麼向上人說。而第一梯的日本能登地震見舞金發放,一群慈青的孩子,更是全程投入策劃及動線安排,承擔起行政組及發放組的重責大任。他們或是上班族、或是學生,以2011年311地震援助經驗為背景,從助手到主責,傳承意義不在話下。  

 

張羽承即使忙到同房志工就寝了,仍在黑暗中完成使命。(攝影:張瑋柏)

年輕力注力 使命必達
 
年輕就是不一樣,行政組鍾佳玲和盧建安將複雜的行政工作系統化、精準化建立SOP,讓夥伴們在承擔的時候容易上手,24歲的施美君不僅愉快承擔,還說:「期待第二梯次發放開始,就能承擔大梁。」
 
日本311地震時,張羽承剛好在日本留學,當時就曾經參與過見舞金發放,這次不但不缺席,更帶著弟弟一起來參加,哪裡缺人手,就馬上補位。即使忙到同房志工就寝了,仍在黑暗中完成使命。

 
發放組總窗口謝玉潔,每個場次都緊盯全場,隨時視場地及突如其來的變化做出調整。(攝影:陳靜慧)


腦力大激盪 掌握全場
 
為了讓發放可以更順利,所有年輕人一起腦力激盪,就讀早稻田大學的李浩榕是大家眼中的創意大王,他設計並製作分色識別小卡及卡盒,萬一有重複的情形發生,透過有如圖書館卡的小卡簽收單,就能找到問題。而且還協助將發放流程SOP繪製成智慧圖,幫助大家可以很快地理解發放的動線。
  做好萬全準備還是無法保證不會有變化球,發放組總窗口謝玉潔,每個場次都緊盯全場,隨時視場地及突如其來的變化做出調整,仰賴的是,「記熟每個理節,才能冷靜思考。」

 
見習志工王譽蓁生長在慈濟家庭,這次跟著爸媽一起來付出,主要負責日語翻譯,卻也不錯過任何學習的機會。(攝影:陳麗芬)


全家齊出動 虛心學習
 
見習志工王譽蓁生長在慈濟家庭,這次跟著爸媽一起來付出,主要負責日語翻譯,卻也不錯過任何學習的機會,「師姑師伯長年以來在慈濟付出的經驗,和上人的法,以及那分愛,才是最重要的。」
 
她看見一位阿嬤坐在外面靠著牆,看起來很虛弱,便主動關心,一問之下才知道是她是和先生一起來領見舞金。不忍心阿嬷一個人身體不舒服,又在外面等候,譽蓁扶著阿嬤到關懷區,奉上熱茶讓阿嬤暖暖身,還在一旁親切陪伴。
 
有了這些人年輕人的投入,資深志工更能安心在關懷鄉親和香積志工的投入,也讓現場增添活力。
 
(文:真善美志工 日本報導 2024/05/22)
 

更新時間|2024.05.22 18:00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