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
2017.02.22 16:28 臺北時間

【司改放送頭】只能講3分鐘 法官協會質疑是司改大戲

司法改革國是會議今進行第二場分組討論,法官協會發出聲明,質疑這不是人民想要的司改模式。
司法改革國是會議今進行第二場分組討論,法官協會發出聲明,質疑這不是人民想要的司改模式。
如果整理爭點亂七八糟,又只容你陳述3分鐘,然後斷你生死、取你自由、奪你財產、判你敗訴......咦,這是人民想要的司法模式嗎?法官協會針對爭議不斷的司改國是會議,發出聲明質疑這不是人民想要的司改模式、是一場演給民眾看的「司改大戲」;但曾在法官論壇署名「TMD許宗力」的司法官,隨即發文,認為聲明力道不夠強,應強調若繼續黑箱,法官應抵制、杯葛、不承認本次司改國是會議之正當性。

法官協會聲明如下:

由於「代議民主」過度依賴投票表決而形成多數人的偏好,有剝奪少數人表達意見權利的缺點,於是「審議民主」(deliberative democracy)產生,使公民就一項政策或議題,在獲取充分資訊,經過深思熟慮,與不同意見者進行理性對話,在相互進行推理、充分辯論、論證後,以共識決取代多數決,得出共同可以接受的意見。
審議式民主能否成功實踐,取決於數個條件,第一、參與的民眾,必須對於議題有充分的瞭解,並獲得充足的資訊,且有理性討論的意願及能力;第二、透過參與者間不斷地溝通、對話及彼此間理性的相互說服,因此,討論的議題應該盡可能的單純,並給予參與公民充分的討論時間,才能發揮審議式民主的精神;第三、審議式民主的程序必須正當,包括:由誰及如何決定討論的議題;第四、審議的結果必須具有拘束力。
回過頭來看此次的司法國是會議,從向社會大眾徵求議題,到由大量非法律人共同參與議題的討論,十足有審議式民主的架勢。但觀察其具體實踐方式,卻完全欠缺前述成功所需之條件,其一,由於我國長期不重視法治教育,民眾對於法律的基本常識不足,政治人物長期操弄民粹,使得公民不擅於理性思辯問題,在先天條件不足之下,又把「大量的」法律專業議題,放在短時間內進行審議,以擔任此次會議分組委員林鈺雄教授之估算,每位成員針對每一個議題所能發言的時間約僅有一分鐘,更不用說所謂的「一個」議題可能尚包含數個層面的子題,因此,參與公民根本不可能充分瞭解問題,更遑論進行完整的溝通、對話及彼此間理性的相互說服。
其二、本次司法國是會議雖稱廣泛徵求議題,但實際徵得之議題為何,最後出線討論之議題係由何人、以何種方式決定,外界質疑紛紛;而實際參與討論的公民,據本次會議之籌備會議副召集人瞿海源說明,共有441人獲推薦,暫不論如何決定何人得以推薦人選,以最後獲選取之代表共計60人,此60人的代表正當性為何?大有疑義,本次會議的程序正當性,飽受懷疑。
其三、本次會議的結論,大多仍須透過立法方能落實,即便採取審議式民主,最終仍不免回到政治角力場域,以多數決方式決定結果,到底此次會議的結果有何拘束力,屆時能否拘束國會立法,尚在未定之天。
一場空前未有號稱審議式民主的會議正在我國展開,然而,將大量專業的司法議題壓縮在極短時間內討論決定,此種方式是否為「兄弟獨所創見」,不得而知,但名實不符且不具成功條件的所謂審議式民主,不免讓人懷疑是否僅是一場演給民眾看的「司改大戲」,或者說,只是為了替既定司改政策,補足「人民參與」外型的「公聽會」吧!

法官論壇發文

署名:TMD許宗力
內文如下:
法官協會聲明建議應該要寫得簡明、有力才好,一句話:這些司改委員如何產生的,不清不楚、不明不白,我們法官協會高度懷疑是民間司改會結合其附庸側翼份子,以不當政治力手段,操弄產生而來。假如不立即公布公開司改委員產生的方式,則此次司改國是會議之合理性及正當性,將蕩然無存。因此,我們法官協會要求總統府、司改會議籌備委員會、司法院院長等負責人士,立刻公布公開司改委員的產生方式及過程,絕不容許落入少數有心份子之黑箱作業。否則我輩法官將抵制、杯葛、不承認本次司改國是會議之正當性!
更新時間|2023.09.12 20:23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