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2017.09.26 11:39 臺北時間

【德國大選】「老媽子」+「水電工」 梅克爾的常勝祕訣

2017年9月24日,德國柏林,德國總理梅克爾在投票結束後出席基民黨選舉之夜。根據德國媒體選後出口民調,基民聯獲得33%,維持第一大黨地位。(東方IC)
2017年9月24日,德國柏林,德國總理梅克爾在投票結束後出席基民黨選舉之夜。根據德國媒體選後出口民調,基民聯獲得33%,維持第一大黨地位。(東方IC)
德國大選結果分曉,總理梅克爾領導的中間偏右聯盟不出意外贏得最多席次。不過民粹色彩強烈的「另類選擇黨」一舉躍升為第三大黨,成了選舉的最大贏家。梅克爾雖然完成選戰的四連霸,排山倒海的新挑戰才要開始。

得票率縮水 梅克爾慘勝

隨著基督民主聯盟(CDU)在德國大選的勝利,全世界最有權力的女人梅克爾,篤定連任總理。
2017年9月25日,德國總理梅克爾在勝選後出席基民聯黨部會議。(東方IC)
幾乎沒有人對這個結果有任何意外。她在選戰中一面倒被看好;主要對手社民黨(SPD)創下歷史性的新低紀錄,只得到大約五分之一選民的支持,無法帶來任何實質的威脅。社民黨領袖舒茲已經宣布不會加入梅克爾的大聯合政府,這意味著梅克爾未來將尋求與兩個立場大相徑庭的小黨——自民黨(FDP)和綠黨——共商組閣大計。
不過,據英國BBC記者的形容,這對梅克爾而言是一場「空洞的勝利」。這是自梅克爾出任黨魁以來,保守陣營最糟糕的選舉結果。外界認定這是德國選民對梅克爾決定對百萬難民敞開大門作出的判決。在勝選演說裡,梅克爾承認這四年來的執政「的確很不容易」,但是不論如何,它們還是完成了目標:保持德國第一大黨的地位。

梅克爾的常勝祕訣:老媽子政治

梅克爾在德國被暱稱為「老媽」(Mutti)。她勝選的祕訣並不在宏大的願景或動人的政見,而在於她帶給選民的信賴感,及她解決麻煩事的能力。據說梅克爾曾經說過,當家裡的洗碗機壞了,家庭主夫主婦們需要的不是詳細的說明報告、或是關於技術細節的完美圖表,他們需要的只是可以信賴保證能修好機器的工人。在她眼中,水電工是如此,政治也是如此。選民對於掉書袋的政策方針和政治理論並不感興趣,他們需要的是一個有信心可以處理問題的領袖。
英國《金融時報》以水電工形象描繪德國總理梅克爾。(FT網路)
英國衛報在社論中則認為,梅克爾再次證明自己政治上的強大韌性。她成功之處,在於她有能力「收編」反對黨的主要政策,不管是核能議題、最低工資、或是同性婚姻,都讓反對黨沒有太多施展手腳的空間。
2015年歐洲難民潮,是她上台之後的最大危機。她高舉人道精神,宣布開放邊界、提高收容難民人數,受到國際讚揚的同時卻也面對國內排山倒海的壓力。不過,梅克爾開放邊界的同時,隨即也和土耳其簽下了協議,付錢讓土耳其把難民留在自己境內的難民收容中心。照金融時報的形容,這其中最大的啟示是:選民可以接受政治人物在星期一當個理想主義者——只要他們保證星期二會做個現實主義者。

主流政黨失意 民粹新勢力崛起

主流政黨支持度下滑,反倒是原本處在政壇邊緣的德國另類選擇(AfD)大有斬獲,一躍成為德國第三大黨。這也是半個多世紀以來,德國聯邦國會裡面首次出現了排外、狂熱反歐盟的政黨。未來它有更多政壇發聲的時間、有聯邦政府的政黨補助、還有更多媒體的曝光機會。
歐美亞洲諸多民主體制,如今都面臨民粹主義怒潮的衝擊。雖然各國有不同的經濟、社會和文化因素,他們共同之處是對於主流政治精英的信心崩盤。英國脫歐或是川普當選或許就是最好的例子。川普的鬼話連篇,連許多支持他的選民也心知肚明,但是他們對傳統政黨和主流媒體可能更加失望,寧可用「賭爛票」支持脫歐、投給川普,表達對政治現況的憤怒。
2017年9月24日,反對民粹政黨「德國另類選擇黨」民眾,選後在該黨總部外抗議。(東方IC)
相較之下,梅克爾的選戰,主打的正是她的務實可信。在這個日益混亂不安的世界裡,她是經驗豐富,政績斐然的政壇老手。

德國走向何方?梅克爾的新考驗

不過,與梅克爾共事的人多半同意,她像水電工一樣負責維修大小問題,但是對於執政的願景缺乏具體想像。儘管大權在握,對於未來,梅克爾顯得謹慎猶豫。以歐盟為例,她並不像她的政治啟蒙者前德國總理柯爾一樣,雄心勃勃要推動歐洲統一體。她雖清楚知道歐洲對於德國國家利益的重要性,但是對歐盟的態度似乎始終是進兩步就退一步。
這次勝選之後,幾乎也可確定是她擔任總理的最後一次任期。她在勝選之後要做些什麼、會留給德國什麼樣的政治遺產,或許才更值得注意。
參考資料:
German election: A hollow victory for Angel Merkel(BBC)
Angela Merkel writes the plumber's guide to politics(Financial Times)
The Guardian view on Germany's elections: Merkel's victory(The Guardian)
更新時間|2023.09.12 20:25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4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