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2018.02.08 14:37 臺北時間

集中營不是我們的!波蘭「史實糾正法案」再掀歷史爭議

二戰期間,納粹集中營的猶太兒童倖存者。(wikipedia commons)
二戰期間,納粹集中營的猶太兒童倖存者。(wikipedia commons)
波蘭政府不滿納粹德國在二戰期間在當地設的猶太集中營,如今被稱為「波蘭死亡營」或「波蘭集中營」。認為這個稱呼把屠殺猶太人的責任歸咎給波蘭,「傷害波蘭的國際形象」。
因此,波蘭通過立法「猶太大屠殺史實糾正法案」,未來禁止再使用「波蘭集中營」這類字眼。
這個做法,對維護波蘭國際形象顯然沒太大幫助,反倒是引來了一些批評和爭議。

大屠殺史實法案掀議 波蘭取消以部長訪問

波蘭猶太人的血在地底下哭號,沒有法律可以讓他們沈默。
以色列教育部長本內特(Naftali Bennett)在星期一的聲明中說:「波蘭政府因為我提到了它民族的罪惡而取消了我的訪問。我深感榮幸。」
在波蘭取消以色列教育部長訪問之前,以色列外交部已要求波蘭的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延後到以色列的預定訪問。
兩個盟邦之間關係出現緊張,緣自波蘭右派的執政黨在國會通過的法案。新的法律嚴禁任何個人和團體把波蘭和德國納粹在二次大戰佔領波蘭六年期間所有罪行相提並論和相連(學術研究除外)。違者可處罰款和最高三年的有期徒刑。
根據這個新法令,任何納粹德國所犯的罪行,包括戰爭罪、對猶太民族清洗屠殺和反人類罪行,都和波蘭無關。
2018年2月5日,波蘭華沙,極右派人士在總統府外發動反以色列示威,反制民眾手持以色列國旗相抗。(東方IC)
例如在波蘭境內由納粹德國所建立的、惡名昭彰的奧許維茲集中營,根據此法將不能再提到波蘭,而必須指明是「德國的」。
波蘭政府認為,他們立法的目的是要避免外界再把納粹在波蘭領土上設置的集中營稱為「波蘭死亡營」。他們也想藉此強調,在納粹統治下波蘭本身所受的苦痛。

以色列:波蘭粉飾歷史 否認大屠殺罪行

以色列政府反應強烈,認為波蘭做法是歪曲歷史、竄改事實。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分別以電話向波蘭總統和波蘭總理表示抗議,認為這是粉飾二戰期間波蘭人在猶太大屠殺所扮演的角色。

波蘭無法靠管制言論讓大屠殺亡魂安息。
「沒有錯,在波蘭的死亡營是納粹德國建造和運作的,我們不會讓他們逃脫行為的責任。」本內特說。「不過,有許多波蘭人追捕、通報、甚至主動參與了猶太大屠殺的行動。只有幾千名國際義人(the Righteous of Nations),冒著風險解救猶太人。」
波蘭在戰前是歐洲有最多猶太人口的國家,德軍侵佔波蘭後,宣布任何人在家中或物業收留猶太人,全家會遭殺害;向猶太人提供食物或水則會被殺。這是納粹德軍肆虐歐洲期間最嚴厲的暴行。
2018年1月27日,波蘭奧許維茲集中營紀念盟軍解放七十三週年。(東方IC)

政治的芭芭拉史翠珊效應

《華盛頓郵報》的專欄記者艾波包姆(Anne Aplebaum)在評論這起事件中,提到了網路時代特有的「芭芭拉史翠珊效應」(Streisand effect)。芭芭拉史翠珊訴諸法律,不希望一名攝影師曝光她在加州馬里布豪宅的照片,結果反倒讓原本沒什麼人關注的照片成了網路熱搜目標。在全民皆媒體的時代,越是想要隱藏、移除、或是管制某些東西,往往會適得其反。
艾波包姆認為,波蘭通過新法令讓「波蘭死亡營」這類字眼入罪,不僅出發點意圖不良,同時還顯示了執政者的無能。
長年以來,波蘭不分黨派都痛恨「波蘭死亡營」這類的字眼,原因不難理解。波蘭人受納粹迫害嚴重的程度,僅次於猶太人。在被佔領期間,它並不像多數歐洲國家一樣有納粹扶持的傀儡政府,或是由波蘭人組成的納粹黨衛隊。德國佔領波蘭的目標,是要兼併和消滅波蘭這個國家。
在二戰期間確實有波蘭人迫害猶太人的事實,正如也有波蘭人義助猶太人。波蘭的政府——以國家之名——應為過去波蘭人的罪行負起多少責任,在過去因為歧異的歷史記憶和戰爭傷痕,也曾經引發過激烈的爭論。
但是如今波蘭的執政黨因為不喜歡「波蘭死亡營」的稱呼而決定立法禁止,卻顯得可笑而不可能執行。它要如何「糾正」國際上在關於納粹的研討會的稱呼?或者它對國內有著歷史不同記憶的人要如何處罰? 反倒是「史翠珊效應」發酵,不只引爆以色列的強烈不滿,也因為新聞而讓「波蘭死亡營」再次成了人們搜尋和討論的熱詞。

政治盤算 無關歷史的真相

波蘭的執政黨顯然不在意這個結果,因為它真正在意的,根本不是波蘭的國際形象。相反地,自國外來的批判反倒可能鞏固了支持執政黨的「愛國」選民,團結起來反對外來勢力誹謗他們的國家,並趁機攻擊不支持執政黨的「叛國賊」。
不僅波蘭政客是如此,以色列政府的操作手法同樣不遑多讓。納坦雅胡總理這次隊波蘭的新立法大做文章,著眼點不外乎對他國內的支持度有幫助。艾波包姆提到,匈牙利政府之前也曾大張旗鼓,以充滿猶太人歧視的文宣對國際炒家索羅斯發動攻擊。當時納坦雅胡卻選擇默不作聲,背後原因不難想像是因為索羅斯一向大力贊助自由派,跟他的政治立場相左。
艾波包姆說這起事件真正的反諷之處,在於新聞事件中的主角事實上都未能真正牢記二次世界大戰,以及戰爭帶給猶太人或波蘭人的恐怖經驗。隨著真實的恐怖逐漸退散,取而代之的,是簡單黑白分明、而且容易操弄的卡通版歷史。
對政治人物而言,對過去的歷史選邊站,顯然比處理複雜的當下簡單許多。
參考資料:Guardian, Washington Post, Jerusalem Post
更新時間|2023.09.12 20:26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